打开APP

史上最大药害事件: “反应停”事件中的女英雄、制药公司和监管革命

 1961年,一种曾用于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导致了成千上万的畸胎,波及世界各地,受害人数超过15000人。该事件被公认为史上最大的药害事件。受药物影响的孕妇生出的婴儿没有手臂和腿,手直接连在躯干上,

2015-03-26

盘点2011全球新建数据中心:地热发电绿色主打

  Verne Global公司利用冰岛丰富的地热和水力资源发电,又利用这里寒冷的气候降温,实现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这是Facebook的数据中心,它同样实现了最低程度的能源浪费 联邦快递数据中心利用落基山脉的凉风为设备降温,节约了电力消耗 惠普公司的数据中心 Vantage公司建在加州硅谷的高科技数据中心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世界产生的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2015-03-26

人造光合作用革命食品与能量产量

2月17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讯,改善天然光合作用来制造新能源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的研究重点。可以看到我们正一步步接近瓶装太阳能或增压电工厂来产生丰收农作物。 光合作用让生物系统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并用它们来生产食物与燃料。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生物学过程之一,但是它并不是它所可能的那样有效。自然取舍导致许多重要作物中的效率不到1%,因此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012-02-20

JEE:研究人员发现柑橘病虫害的绿色农药

一种对人类营养很重要的氨基酸也是一种有效的毛毛虫杀虫剂。 根据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于《经济昆虫学》(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上的一项研究,对于人类营养很重要的一种关键氨基酸同样也是一种有效的柑橘毛毛虫杀虫剂。 无尾凤蝶,或称柑橘凤蝶,是南亚一种有名的农业害虫,于2006年在加勒比地区被发现,研究人员称,需要密切关注柑橘凤蝶对美国柑橘业的潜在影响。

2012-11-18

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铸造绿色纸业

生物技术工程属战略新兴产业。国家明确提出要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中包括对制浆造纸业的改造。“十二五”期间,国家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在制浆造纸领域应用生物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但是由于技术复杂程度高,大部分还只停留在实验室和研究阶段,生物技术真正大规模进入造纸产业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2012-01-16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超市排行榜》

12月2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最新《2011年超市排行榜》,在圣诞和新年购物季到来前为消费者选购食品提供参考。该《排行榜》总结了国内主要大型超市2011年在转基因和农药方面的食品安全承诺和措施,以及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的进展情况。

2015-02-16

德国环境部长大力倡导发展可持续绿色经济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近日德国环境部长罗特根(Norbert Roettgen)在会议上强调,只有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可持续经济才能在21世纪牢牢的站稳脚跟。 德国是世界环保大国,其环境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和质量世界领先。环保产品出口方面,德国以高达18%的国际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国际环保技术交易数量的五分之一源自德国,欧洲专利局环保专利申请量的四分之一来自德国。

2015-02-16

欧盟3150万欧元资助绿色创新研发项目

欧委会推出的欧盟绿色创新(Eco-Innovation)行动计划,于2012年正式启动。旨在推动资源更有效利用和欧盟具有相对优势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重振欧盟经济的工业基础。2013年5月17日,作为欧盟绿色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绿色创新研发项目的招标活动开始实施,3150万欧元的公共财政研发资金主要来自欧盟竞争力与创新框架计划(CIP)。

2015-03-26

中国与南盟国家共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

北京3月5日电,中国-南盟国家编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交流培训会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环境部门官员和专家将开展为期5天的交流研讨,共同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 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继气候变化之后又一全球环境热点。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2015-03-26

浙能集团携手浙大加快绿色能源开发和研究

新华网11月28日消息,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与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28日在杭签署协议,共同就被称为火电厂第四污染物的汞排放控制问题开展技术和管理攻关和研究。 这只是作为大型国企的浙能集团与国内知名高校浙江大学战略合作的开始。当日,浙能集团与浙江大学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就清洁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