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在中国诞生

2018年1月25日/生物谷BIOON/---克隆羊多莉(Dolly)诞生于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众披露。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在培育多莉羊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这种技术也称作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SCNT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一种

2018-01-25

中国科学家重要突破:克隆“中中”“华华”来了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中科院神经所率先克隆出两只猴:“中中”(左)和“华华”(右),图片来自神经所“这项成果将不仅为动物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还会促进人类疾病治疗新方案的开发。”——《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撰文 | 叶水送、吕浩然责编 | 陈晓雪1997年,科学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既引起了科学家群体的广泛关注,同时又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2018-01-25

《细胞研究》:中科院神经所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基因敲入的食蟹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与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团队合作,利用了一种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HMEJ)为基础的基因敲入策略,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基因敲入的食蟹猴。1月12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题为《运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获得基因敲入食蟹猴》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期刊。由于基因修饰猴模型可以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症状,因此它可以作为

2018-01-14

揭示乌白眉遭受SIV感染却不产生AIDS之谜

2018年1月9日/生物谷BIOON/---和平共处,而不是战争:这就是在西非发现的一种被称作乌白眉猴(sooty mangabey)的猴类物种处理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与HIV存在着密切的同缘关系)感染并避免产生类似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俗称艾滋病)的疾病的方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

2018-01-09

中国科学家创建HIV-1感染北平顶艾滋病动物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课题组用HIV-1病毒标准株HIV-1NL4.3感染北平顶猴,首次创建了HIV-1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模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长期以来,缺乏直接感染HIV的合适动物模型是制约艾滋病研究取得突破的瓶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艾滋病动物模型为SIV或SHIV感染灵长类动物替代模型,而SIV及SHIV病毒与HIV-1基因同源性差

2017-11-25

重大突破:科学家让截瘫重新走路

10多年来,神经科学家格雷瓜尔·库尔蒂纳教授每月都在瑞士洛桑和北京之间来回飞,因为他瑞士的实验室在联邦理工学院,同时指导北京的一个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他的研究项目是治疗脊髓损伤,使用的动物是猴子。库尔经

2016-11-11

中国科学家Nature Genetics上发表金丝属物种高海拔适应遗传机制研究成果

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包括5个近缘物种:滇金丝猴(R.bieti),怒江金丝猴(R.strykeri ),川金丝猴(R. roxellana)、黔金丝猴(R. brelichia)和越南金丝猴(R. avunculus)。所有物种均被

2016-08-09

日本研究人员培育出接受紫外线照射时会发绿光绿光

日本研究人员培育出转基因“绿光猴”新华社东京4月25日电 (记者华义)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培育出一种接受紫外线照射时身体会发出绿光的长尾猕猴,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对猴子的转基因研究来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新方法。日

2016-04-28

Nat Med:艾滋病领域重大进展,抗体成功清除婴体内SHIV

俄勒冈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今天透露,将暴露在SHIV(具有HIV包膜蛋白的嵌合猴病毒)的婴猴于24小时内用抗体治疗,能将病毒彻底清除,这是艾滋病科学界的重大进展。这项研究在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

2016-03-23

Nature子刊:基于CMV的埃博拉疫苗可给恒河提供免疫保护

研究人员证实基于表达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巨细胞病毒(CMV)的疫苗能够给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恒河猴提供抵抗埃博拉病毒的免疫保护。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