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GPT给大脑“定损”!GPT-4推测卒中患者神经病变情况特异性可达0.87
GPT-4识别病变侧的能力良好,特异性、敏感性、精确度和F1分数分别为0.87、0.74、0.75和0.74。具体来说,GPT-4对脑区的分类更加准确,特异性、敏感性、精确度和F1分数分别为0.94、
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加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生物产业全方位发展,2024年3月29日,为期两天的“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在上海大零号湾科创大厦隆重开幕。
《自然·免疫学》:华西团队发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寻找“黄金搭档”新方法!
这项研究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基因组学预测可以增强ICB疗法效果的药物,克服了基于传统免疫治疗靶点进行预测或筛选的局限性,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 苏州大学胡士军/沈振亚等合作:中国空间站上的第一项宇宙生物学研究
研究团队指出,hiPSC衍生的心肌细胞(hiPSC-CMs)可以模拟微重力对人类心脏的影响,并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太空飞行期间发现了细胞水平上的钙处理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报名倒计时】2024空间多维组学创新转化研讨会,4月12日上海开幕!
“2024空间多维组学创新转化研讨会”,将于4月12日在上海召开!诚邀国内多位科学家、临床专家和行业专家分享各自领域的空间多组学应用及研究进展,探讨与推动医学领域的创新转化。
Sci Adv:组合性表观遗传学癌症疗法或能有效治疗人类结直肠癌和其它肿瘤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的EZH2活性或能限制DNMTi在人类结肠癌中的疗效,同时研究人员还将NFAT:AP-1信号与表观遗传学治疗所诱导的病毒模仿联系了起来。
解读近期科学家们在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两篇Cell+5篇Cell子刊首次成功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合成基因组超过50%的酵母菌株、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人工合成智能细菌,可时序控制污染物检测、降解并随后自杀
Biomarker Res:综述文章揭示p53在多种人类血液癌症中的生物学和再激活特性
这篇综述文章讨论了科学家们对MDS和AML发病过程中p53生物学的理解,以及野生型和突变型p53的再激活在临床试验条件下的前景和失败。
Cancer Cell | 复旦大学江一舟/邵志敏/胡欣通过遗传相互作用揭示了乳腺癌独特的生物学和治疗意义
该研究通过基因组学的整合分析及治疗队列和功能实验的验证,系统性功能解析了乳腺癌基因组变异互作对疗效的影响。
Cancer Cell | 上海交通大学薛婧团队揭示表观遗传学失调如何塑造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多样性
该研究探讨了了SETD2-H3K36me3表观遗传失调对肿瘤代谢和基质异质性的影响,揭示了氧化磷酸化(OXPHOS)主导的代谢特征,并确定了一个脂质负载的CAF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