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科学家通过调控转录因子GntR1和RamA提高谷氨酸棒杆菌的生长和中心碳代谢
适应性进化技术是目前备受瞩目的菌种改良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强菌株的某种表型或者生理性状,并且该育种技术会保留菌株原有的优良性状,不会出现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造成的生长限制。为了探究控制谷氨酸棒杆菌的生长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人员在葡萄糖的基础培养基中对野生型的谷氨酸棒杆菌(C. glutamicum ATCC 13032)进行了长达1500代的适应性进化。在驯化菌株中分离
辉瑞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F-06482077挺进III期临床开发
2018年12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宣布启动其20价肺炎球菌联合疫苗(20vPnC)候选疫苗PF-06482077的III期临床项目,该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预防由该疫苗中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和肺炎。去年10月份,PF-06482077被美国FDA授予了快速通道资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FTD),并于今年
关于酪酸梭状芽孢杆菌,你了解多少
一、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酪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buyricum),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一般存在于土壤或健康动物的粪便中,最早的记载和描述是在1877年。在1980年,学术界将其统一命名为酪酸梭状芽孢杆菌,但在一百多年里,它先后有十余种名称记录(表1)。目前国内研究中,它通常被简称为酪酸梭菌或酪酸菌(以下均简称为酪酸梭菌)。 酪酸梭菌具
J Exp Med:结核杆菌体内感染新机制
2018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圣母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MTB)将RNA释放到受感染的细胞中。该RNA刺激称为干扰素β的化合物的产生,该化合物似乎支持病原体的生长。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发现,缺乏响应外源RNA所需的关键蛋白的小鼠因此能够更好地控制MTB感染
新型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Talicia III期临床成功
RedHill是一家专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专科药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Talicia(RHB-105)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性III期临床(ERADICATE Hp2)的积极顶线数据。Talicia是一种新型的固定剂量全合一口服胶囊,结合了2种抗生素利福布汀(rifabutin,12.5mg)及阿莫西林(amoxicillin,250mg)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
Mayoly Spindler:新研究显示检查+治疗策略在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和后果方面具有成本效益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影响全球60%人口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90%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8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根据西班牙研究结果所推荐的“检查+治疗策略”(包括使用尿素呼气试验)与单独进行内镜检查一样有效,并且在治疗消化不良患者方面,比对症治疗策略更便宜,成本效益也更高。Mayoly Spindler很荣幸能为这个项目提供支持。在由Javier Gisbert教授和Adrian Mc
科学家构建RNA结合蛋白的剪接调控作用预测模型
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内超过90%的基因存在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该过程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生理阶段受到严格的调控,其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选择性剪接的体内调控主要由前体mRNA中的顺式元件(cis-elements) 招募反式剪接作用因子(trans-acting splicing factors)来实现。通常情况下,反式剪接作用因子存在一个模块
从结构上揭示分枝杆菌能量代谢机制
2018年11月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饶子和(Zihe Rao)院士、Quan Wang研究员、孙飞(Fei Sun)研究员及其同事们分离出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的呼吸链超级复合物(respiratory supercomplex),并且利用低温电镜(cryo-EM)技术在3.5 Å的分辨率下可视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其是如何诱发胃炎,甚至胃癌的?
2018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在人类的胃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细菌,随后他们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细菌会引发胃炎,即让患者出现胃部炎症;当时这种观点并未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为了说服怀疑的人,研究者利用这些细菌感染了自己,随后他患上了胃炎。图片来源:es.wikipedia.org这些被称之
人类原发性癌症染色质可接近性图谱揭示DNA-蛋白结合与癌症发生存在着关联
2018年10月27日/生物谷BIOON/---癌症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2%的编码蛋白的人类基因组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关于癌症中的非编码基因组(占人类基因组的98%)和基因调控,仍然有很多是未知的。通过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作用于分散在非编码基因组中的发挥着长程影响的DNA调节元件,基因在适当的细胞类型和细胞状态中打开和关闭。癌症基因组图谱(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