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Ther:局部抑制补体能够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活力和功能
近日,来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华人科学家Feng Lin在Nature系列子刊Molecular Therapy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一种新方法局部抑制了间充质干细胞(MSC)激活的补体系统,提高了MSC 细胞的活力和功能,为MSC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帮助。
时玉舫教授:间充质干细胞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6月1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第七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于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隆重召开。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时玉舫参加了会议,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间充质干细胞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PNAS: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活性调控炎症反应
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在慢性炎症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而分泌一些脂类的调控分子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手段之一。细胞色素P450(CYP)具有环氧化催化活性,能够对花生四烯酸等底物进行特异性修饰。
eLife :脂质可调节淋巴细胞能动性
Explore further: Research reveals how lymph nodes expand during diseaseMore information: Akira Takeda et al. 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derived lysophosphatidic acid regulates confine
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指中胚层来源的具有多方向分化潜能的一类多能型干细胞的统称。早期研究中MSC通常特指骨髓来源的一类混合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质细胞,也称为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
Sci Rep:多层染色质模型或帮助揭示癌细胞中染色体的畸变结构
目前研究者并不能从实验角度来研究分析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中DNA的组装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西班牙公立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癌细胞的易位结构,这或许可以帮助阐明染色体是通过染色质的薄板结构来形成的。
王本:环肿瘤细胞(CTCs)芯片:癌症早期诊断、干预以及预后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上海2015年9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9月1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生物标志物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开幕。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副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环肿瘤细胞(CTCs)芯片:癌症
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脑萎缩症的临床经验
疗效良好、副作用小、个性化等优势,使得细胞治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中,充满发展前景的干细胞治疗,更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医疗机构与药厂关注的重点。来自台湾的李光申教授以幽默的风格介绍了以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脑萎缩症的临床经验。
Nature medicine:亲环素A-CD147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归巢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亲环素A-CD147信号途径在B细胞恶性肿瘤在骨髓中的归巢式克隆增殖发挥重要作用。
著名学者Cell发表颠覆性文章:波涛汹涌的细胞质
人们一直认为,哺乳动物的细胞质就是一种粘性液体,悬浮其中的细胞器和蛋白在不断做着无规则运动和随机撞击。然而,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颠覆了这一理论,研究指出细胞质其实是一个波涛汹涌的胶质海洋。相关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