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开发出人类细胞分裂的首个蛋白质互作模型

2018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有丝分裂是(即细胞一分为二)有机体生命的基础过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促进细胞分裂的首张蛋白质互作图谱,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有效追踪推动细胞分类过程的特殊蛋白的位置和种类。图片来源:Arina Rybina and Julius Hossain, Ellenberg

2018-09-19

胚胎首次细胞分裂研究获“改变教科书”发现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在哺乳动物胚胎的首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只有一个纺锤体负责将胚胎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但欧洲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开展的最新实验观察发现,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有两个纺锤体,分别负责来自父亲和母亲的染色体。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说,最新发现意味着在胚胎首次细胞分裂过程中,父母的基因信息分别保存。研究人员强调,这是“改变教科书”的研究结果

2018-08-03

Nature:科学家解析控制细胞分裂的新型分子机制

2018年7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细胞分裂的新型控制机制。正如每个厨师都会经历一样,当将香醋和橄榄油混合时,两种液体是彼此分开的,醋滴会浮在油面上,在物理学中,这就构成了液体的两相,而分子间的相分离也会发生在细胞内部。图片来源:Arpan Rai, UZH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

2018-07-18

在哺乳动物胚胎的首次细胞分裂期间,两个纺锤体让亲本染色体一直保持分开

2018年7月17日/生物谷BIOON/---人们长期以来认为,在胚胎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纺锤体负责将胚胎内的染色体分离到两个细胞中。如今,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研究人员证实实际上存在两个纺锤体:一个纺锤体分离一组父本染色体,另一个纺锤体分离一组母本染色体,这意味着来自亲本的遗传信息在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直都是分开的。这些研究结果注定要改变生物教科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

2018-07-17

基于微流控细胞共培养技术的仿生心肌炎症损伤模型的构建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北京大学药学院的屠鹏飞、姜勇教授团队在Analytical Chemistry 发表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心肌炎症损伤模型的新成果。第一作者为艾晓妮博士,该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该研究首次以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为切入点,利用仿生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巨噬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共培养体系,操控多细胞实现高时

2018-07-20

我国学者揭示小桐子细胞分裂素代谢关键酶CYP735A功能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重要的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物质,参与调控许多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前期的研究表明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可显着提高小桐子的种子产量。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的水平是受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 transferases, IPT),细胞色素P450单氧酶CYP735A(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family 735, subfam

2018-06-16

JCB:科学家在细胞分裂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18年6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健康细胞分裂的关键方面,或能帮助地绘制出参与细胞分裂的复杂机制的清晰图谱。图片来源:rdmag.com文章中,研究者指出,详细分析名为CENP-A的关键蛋白质的行为或能帮助揭示两种互补的过程,即蛋白质被及时补充从而能

2018-06-10

研究发现转录中介体调控干细胞不对称分裂和根形态建成的机理

 多细胞生物的器官发生和生长发育依赖于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与动物干细胞类似,植物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和特性维持通常由少数几个核心转录因子控制。因此,核心转录因子如何与RNA聚合酶II通用转录机器“密切沟通”从而实现对靶标基因时空特异性表达的精确控制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干细胞组织中心及其周围的干细胞共同构成了根尖干细胞微环境。其中的皮层/内皮层干细胞通过不对称

2018-06-08

《Cell》:单细胞组蛋白修饰模型展示表观遗传多样性随着衰老而增加

染色质修饰包括组蛋白转录后修饰,组蛋白多样性。连同DNA一起调控表观遗传表型。虽然染色质修饰在多种生理学过程和人类疾病中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此前存在的技术检测通道有限,无法同时检测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特异性marker和各种染色质修饰。因此在人类免疫细胞中进行染色质研究具有挑战性。近期出现的一个技术突破——质谱流式技术,可以在少量细胞甚至是单细胞中进行四十种以上参数采集,可以完美应对这一挑战。斯坦

2018-06-05

构建出“培养皿冬眠”细胞模型

2018年5月9日/生物谷BIOON/---在冬眠期间,十三条纹地松鼠(13-lined ground squirrel)耐受接近冰点的温度,显著地减慢它的心率和呼吸。这种地松鼠的组织如何适应寒冷和代谢压力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已知易受寒冷影响的细胞中的结构是微管细胞骨架。细胞内的这种小管网络给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并作为细胞内部的一种运输系统,转运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的细胞器和分子复合体。在一项新的研究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