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由内源microRNA组成的抗流感病毒防御体系
近年来,季节性流感高发,而且禽流感不断跨越物种屏障感染到人类,特别是H7N9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情时有发生,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或畜禽呼吸道及肺上皮细胞。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和方敏课题组发现上皮细胞中绝大多数内源性细胞microRNA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他们高通量筛查了肺上皮细胞中高丰
Science:对微生物组的调控有望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线,“肠道菌群与癌症”荣登封面。《科学》杂志的编辑们用不同的肠道菌群拼成了“癌症缎带”的模样,以强调这些微生物对于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性。在本期《科学》杂志中,三篇重磅研究同期发表。它们有的表明带有特殊肠道菌群的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有的则指出缺乏肠道菌群会让免疫疗法不起效。因此,对微生物组的调控有望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项研究来自两名法国教授的课
首次明确证实:运动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有利于健康
近期,同一团队在不同期刊发表了两篇文章,第一次明确证实:运动能够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而且,这份积极影响与其他因素(例如饮食、抗生素)无关。肠道菌群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其结构和组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运动、饮食、外界刺激等。现在,来自于伊利诺斯州大学的Jeffrey Woods教授带领团队在小鼠、人类身上分别进行了相关试验,首次证实了运动对肠道菌群的积极作用!1运动积极改善肠道菌群,且独立于饮食
PNAS:微生物组成像技术揭示肠道微生物的复杂性
2017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知道,破坏人体的肠道微生物问题啊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例如肥胖以及癌症等。然而,我们并不清楚肠道内一千多种微生物的空间排布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了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其它种类的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Forsyth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以及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者们利用无菌小鼠构建出了一个简单
研究揭示蛋白质聚集体组成对其自噬降解效率的影响
8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在《自噬》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composition of a protein aggregate modulates the specificity and efficiency of its autophagic degradation的研究文章,阐述了蛋白质聚集体的组成影响其自噬降解效率及特异性。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
Biological Reviews:探明IgY基因组成和生物学功能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小莺教授领衔,与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Sutton教授团队的一项国际合作成果《IgY: a key isotype in antibody evolution》在Biological Reviews期刊(IF=10.75)发表。IgY,由两条重链(H)
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专业组成立会议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审核会议在京召开
为贯彻落实《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在医疗器械分类管理中的作用,4月16日,食品药品监
Science:单细胞RNA测序揭秘两种脑癌的组成
关于两种脑癌的仔细分析发现这两种脑癌竟来自同一种神经前体细胞,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模式和微环境组成进行区分。这项由麻省总医院(MGH)和博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完成的最新研究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
血液中脂肪酸的组成反映饮食情况
吃大量含糖的糖可能使肝脏“变脏”,改变身体的脂肪酸代谢,增加儿童早期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儿童血液脂肪酸的组成反映了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自芬兰的研究人员说,儿童血液脂肪酸的情况可能受到生活方式干预的
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
今日(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调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此次调整后的组长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