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意美里尼集团与OBT达成抗体药物开发联盟

2012年10月29日电 /生物谷BIOON/ --意大利制药龙头企业美纳里尼集团(Menarini)今日宣布,与牛津生物治疗公司(Oxford BioTherapeutics,OBT)达成了一项重大的创新及战略联盟,双方将利用OBT的抗体药物偶联技术,联手开发5个新的抗体及抗体偶联药物(ADC)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针对一种不同的新颖肿瘤学靶标。此次合作,潜在投资额度将高达10亿美元。

2012-11-01

Cell Stem Cell:骨骼干细胞中发现新蛋白质分子

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邬振国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骨骼肌干细胞中,首次发现一具重要功能的新型蛋白质分子Pax3/7BP,该发现有助推动发展用骨骼肌干细胞治疗与肌肉相关的疾病,包括各类肌肉萎缩症。 在动物包括人类发育的不同阶段,骨骼肌干细胞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在年幼动物中它们主要参与正常骨骼肌的生长;在成年动物中,它们则负责因损伤引起的肌肉再生。

2012-11-18

FDA授予梯瓦实验性红斑性痛药物XEN402孤儿药地位

2013年4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梯瓦(Teva)和Xenon制药今天宣布,FDA已授予实验性药物XEN402孤儿药地位,该药旨在发用于红斑性肢痛(erythromelalgia,EM)的治疗。 E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肢端远端皮肤阵发性皮温升高,皮肤潮红、肿胀,并产生剧烈灼热痛为特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环境温度升高可诱发或加剧疼痛;温度降低可使疼痛缓解。

2013-04-25

我国豆激酶产业亟待规范

新华网北京4月7日专电(张伟云)“由于缺乏相关的产业标准,纳豆激酶产业在中国面临的仍然是严冬。”日前,针对我国纳豆激酶产业发展中的困境,很多业内专家表示担忧。 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上世纪80年代,日本科学家须见洋行博士发现了“纳豆激酶”蛋白酶,试验证明这种物质能起到溶解人造血栓的效果,为预防和治疗血栓引起的各种疾病探索出了新思路。

2013-04-11

AJP:抗癌药物他莫昔芬或可缓解杜氏营养不良患者症状表现

2013年1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和洛桑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抗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可以缓解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小鼠模型的某些病理表现。

2013-01-17

:端粒缩短影响营养不良基因

2013年5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是一种因上肢肌肉无力造成的遗传性疾病。百分之一的人有引起FSHD的突变,实际上只有二十万分之一的人发展成该病。

2013-05-10

Mol Ther:新型基因疗法或可用于治疗杜氏营养不良症

2013年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通常情况下,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往往会帮助科学家寻找到改善人类健康问题的答案或者寻找到某项难关的突破口,近日,来自密苏里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杜氏肌萎缩症(DMD)犬类模型进行研究详细地揭示了其使用基因疗法如何来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Molecular Therapy上。

2013-01-16

四环医药创新药百培南获颁发临床试验批件

四环医药创新药百纳培南获国家药监局颁发临床试验批件 预期2013年上半年开展I期临床试验重头产品加强四环医药可持续发展 香港2013年1月22日电 /美通社/ -- 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股份代号:0460,「四环医药」或「公司」),中国领先的心脑血管药物制药公司之一,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轩竹」)研发的1.1类创新药百纳培南原料药及注射剂获国家药监局颁发

2013-01-25

Tonix完成纤维痛综合症药物TNX-102舌下片剂的临床研究

2012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致力于开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的制药公司Tonix宣布,已完成评估TNX-102 舌下含片(TNX-102 SL)溶液配方的临床研究。 TNX-102是该公司开发的含有低剂量(2.4mg)环苯扎林(cyclobenzaprine),拟用于纤维肌痛综合症(FM)的一线药物。

2012-08-01

:分子辅助杜氏营养不良症的反义疗法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使针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变得更为有效的辅助药物。一种联合疗法可显着地减缓该肌肉消耗性疾病的进展,这种疾病使得大多数的患者在12岁时就坐上了轮椅。在罹患肌营养不良症的人中,反义寡核苷酸疗法被用来修补基因剪接体系并跳过一个叫做外显子的蛋白编码基因。外显子跳读纠正了一个受到破坏的读码框并恢复了抗肌萎缩蛋白的生产。

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