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Life:开发检测缝隙连接的新型遗传学方法

2019年1月14日,学术期刊《eLife》 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KU-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毓龙研究组题为“PARIS, an optogenetic method for functionally mapping gap jun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中,李毓龙研究组开发了新型、可基因编码的缝隙连接探针,并将其应用在细胞系、心肌细胞和果蝇中

2019-02-09

Cell:中科院高侠课题组揭示新型抗病毒因子抑制HIV-1程序性-1核糖体移码机制

2019年2月4日/生物谷BIOON/---病毒的基因组大小通常相对较小。为了增加基因组的信息内容,许多病毒采用一种称为程序性核糖体移码(programmed ribosomal frameshifting)的翻译记录机制。翻译中的核糖体在-1PRF信号处停下来。虽然大多数核糖体沿着初始的阅读框移动,但是一小部分核糖体在向后移动一个核苷酸后沿着一个新的阅读框移动,从而产生两个羧基末端存在差异的蛋白

2019-02-04

慧等团队利用基因编辑获得遗传增强人类血管细胞

 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多种类型细胞移植入病灶部位后,可达到促进病损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然而,干细胞治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尚存局限,极大地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北京时间1月18日,《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的最新研

2019-01-21

纳米酶催化肿瘤声成像研究获进展

 12月12日,Nano Letters 杂志在线发表了类外泌体纳米酶小体催化肿瘤光声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纳米酶的酶学催化特性,实现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声成像。光声成像结合了纯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和纯超声成像的高穿透深度优点,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组织成像,是目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成像模式。光声成像造影剂是决定光声成像性能的关键,它通过改变病灶组织的光学和声学特性,提

2019-01-04

肿瘤声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11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梁高林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Alkaline Phosphatase-Triggered Self-Assembly of Near-Infrared Nanoparticles for the Enhanced Photoacoustic Imaging of Tumors。该文章报道了一种

2018-12-09

Sci Trans Med:微型设备可用于检测紫外损伤

2018年12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学院的科学家开发除了世界上最小的可穿戴无电池设备,用于测量从紫外线(紫外线)到太阳光谱的可见甚至红外部分的多种波长的光照。它可以同时记录多达三个不同波长的光。相关研究结果于12月5日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重点介绍了该设备的基础物理学,以及该平台对广泛临床应用的扩

2018-12-10

【热烈祝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刘慧研究员荣获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11月19日,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湘雅医院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作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旨在秉承谈家桢先生对生命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原创性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交流,激励中国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教授,由国家科技

2018-11-22

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

2018年10月31日/生物谷BIOON/---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是近几年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整合了光学、软件控制、基因操作技术、电生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工程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首先采用基因操作技术将光敏感基因(如ChR2,eBR,NaHR3.0,Arch或OptoXR等)转入到神经系统中特定类型的细胞中进行特殊离子通道或GPCR的表达。光感离子通道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刺激下会分别对阳离

2018-10-31

通过让视紫红质翻转扩大遗传学工具包

2018年10月23日/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已证实使用光敏感蛋白控制单个脑细胞是一种检测大脑复杂性的强有力工具。随着神经科学的这个分支不断扩大,对各种蛋白工具的需求也在增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对一类称为视紫红质(rhodopsin)的蛋白进行改造的新方法。通过在细胞膜中翻转这类蛋白,他们能够产生具有不同特性的工具。相关研究结果于2

2018-10-23

Small:利用近红外光触发Cre重组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

2018年8月26日/生物谷BIOON/---在细胞中进行基因组编辑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细胞本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Norbert Reich解释道,“人细胞不喜欢摄入东西。”人细胞已形成一种“垃圾处理”机制来分离和降解外来的蛋白、其他的不想要的生物分子和病原体,甚至是受损的细胞结构。因此,对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和基因组研究和治疗等领域的人---比如那些利用CRISPR-Ca

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