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郑晓廷等早期鸟类繁殖行为研究获进展

3月1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以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Fritz Huchzermeyer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in Early Cretaceo

2013-03-18

强生:十年研发成果居各大制药公司之首

2013年4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调查显示近十年中强生(Johnson & Johnson)公司开发新药获得FDA批准数居各大制药公司之首。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中,Johnson & Johnson公司一共有13项成果获得FDA批准,而GlaxoSmithKline公司以11项成果紧随其后位居第二。

2013-04-19

Stroke: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后的MR-DWI阳性病灶有助预测症状性缺血并发症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后症状性缺血并发症(症状性缺血并发症SI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微血栓(根据MR的弥散加权图像,即MR-DWI阳性进行判断)的危险因素,以及MR-DWI阳性,即DWI(+)与SIC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此,韩国Yonsei医学院Severance医院影像科的Byung Moon Kim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9日的Stroke杂志上。

2012-12-25

儿童基金会称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降700万以下

据路透社和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9月13日报道,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报告称,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已经降至700万以下。 报告指出,2011年平均每天大约有1.9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这些儿童中有五分之四都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大约30%死于肺炎和腹泻。

2012-09-18

Nat Methods:研究发现植物的自我修复及繁殖现象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技术,通过活体植物组织内的荧光可测量与定位基因和细胞的活动。相关论文4月1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Methods》上。 这项用荧光自动测量和定位活体植物组织细胞活动的新技术,有助于改善合成生物学的核心计算机模型,努力设计出生命系统。 某些植物具有高度复杂的遗传及细胞网络,这些网络构成了巨大的相互作用网络。

2012-04-09

Plant Biol:姜花属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多倍化是植物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在被子植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所有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历史过程中都经历了多倍化的过程。和祖先二被体相比,多倍体在一些重要性状上都产生了显著差异,如繁育系统、生态忍耐性、生长速率、传粉者、植食动物、适应性等,这些差异可能对植物的遗传变异、生活史、生理特性、地理分布等产生影响,从而使多倍体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分布到更广的范围...

2013-09-29

BMC Plant Biol:高山植物繁殖策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鸡肉参自交高度亲和的繁育系统、花寿命的延长、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较长的持续时间,是对高山环境传粉者限制的适应。

2013-12-13

Nature Communications:防卫与繁殖之间的平衡

经常,任何一种特征的期望水平都处在过多和缺乏两个极端的中间。不过,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模拟研究却显示,一个个体的最佳生存状态可能会稍微倾向于“过多”这个极端。这一发现有可能解释自体免疫疾病是怎样演化和怎样被保持的。该发现的一个例子见于患自体免疫疾病的个体:它们能有效地防范敌人,但却是以同时攻击健康的组织为代价的。

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