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白垩世鸟类繁殖系统研究获进展
从恐龙到鸟的演化涉及到一系列关键特征的改变,生殖器官就是其中之一,如雌性恐龙体内和现在的爬行类动物相似,仍保存两侧的卵巢及输卵管,但大多数现生鸟类的雌鸟仅保留了左侧的卵巢及输卵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鸟类丢失了一侧的输卵管呢?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周忠和团队在早白垩世鸟类繁殖系统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生物通讯》(Communications
SARS-CoV-2或会感染宿主肠道细胞并进行繁殖!
2020年5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胡布勒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或会感染肠道细胞并在肠道细胞中复制。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人类肠道培养模型进行研究,在体外成功实现了SARS-CoV-2病毒的繁殖,同时监测了细胞对病毒的反应,这或许就能
日本首次使用冻结干燥精子成功繁殖小牛
据日本《共同网》报道,日本宫城县在与高知大学的联合研究中,成功使用冻结干燥的精子繁殖出黑毛和牛小牛。该县表示这是全球首次用冻结干燥精子繁殖小牛取得成功。2019年1月,高知大学家畜繁殖学副教授松川和嗣冻结干燥了宫城县主要公种牛“茂福久”的精子,同年7月给宫城县内奶酪农户的母牛人工授精,今年4月14日产下了体重30公斤的健康小母牛。通常,牛的精液被
Biophysical J:揭示癌细胞繁殖和转移的方式
2020年3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已知癌细胞可以迁移并协作形成网络,这些网络作为获取营养和血管的管道。现在,日本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实验室中从癌细胞中生成了类似的大型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了其潜在的作用及相互作用。增殖细胞经常相互合作,以形成自利的大规模结构:这些包括细菌生物膜,保护性的上皮单层膜,甚至更复杂的结构,如内皮毛细血管。恶性细胞在一种称
日本产学研合作实现近太空环境下繁殖植物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企业麒麟控股近日宣布其成功在接近太空的环境下实现植物繁殖。麒麟控股通过自主研发的培养技术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竹中工务店、千叶大学和东京理科大学的合作来共同推进研究。今后将继续研发可以在太空稳定供应食物的“月球农场”。实验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为中心,作为产学合作推进研究的“宇宙探查创新枢纽”构想
发现除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之外的第三种繁殖类型
2019年3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1949年,年轻的生物学家Victor Nigon在其博士论文中描述了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线虫的繁殖。这些线虫包括Mesorhabditis belari,在这种线虫中,少量的雄性线虫是繁殖所必需的,尽管在精子中发现的遗传物质很少被卵子使用。由此形成的胚胎产生雌性线虫后代,它是其母本的一个克隆。七十年后,这种线虫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
研究揭示爬行动物卵生和胎生繁殖模式进化的遗传机制
脊椎动物繁殖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卵生(oviparity)和胎生(viviparity)。卵生繁殖模式是指母体产卵,随后卵在外界环境中孵化至卵内胚胎完全发育而孵出幼体;而胎生繁殖模式则是母体将受精卵滞留在子宫或输卵管内直至胚胎发育完全,由母体直接分娩产出。胎生繁殖模式具有优化胚胎发育环境和保护胚胎不受外在不利影响的作用,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后代的存活率和适合度。根据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可以分
Nat Struc Mol Bio:DNA的3D重构对繁殖后代的意义
2019年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从父代到子代,遗传信息的传递需要在精子中仔细包装DNA。 但是,这种包装DNA的方式尚不清楚。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新技术揭示成熟雄性生殖细胞中DNA的三维组织,揭示了发育的关键时期,有助于解释父亲如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在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生殖生物学家发表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将DNA包装到精子中之前,会进行D
Nat Commun:科学家们揭示细胞性状对于成功繁殖的作用
2019年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伦敦国王学院的新研究发现,细胞必须保持其形状和比例,才能进行细胞分裂并成功繁殖。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揭示了基本生物学机制,即细胞在生长或缩小时会保持其比例。这一原则在整个生命中都可以看到,从单细胞到复杂的生物,但它的生物起源仍然是一个谜。(图片来源:Snezhka Oliferenko)
中国科学家利用新基因技术实现小鼠无性繁殖
今日,诸多科技媒体被一条突破性进展刷屏——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李伟课题组、周琪课题组、以及胡宝洋课题组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利用干细胞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我们能造出双亲都是同一性别的小鼠!也就是说,这些小鼠要么有两名母亲,却没有父亲;要么有两名父亲,却没有母亲。这项重磅研究,今日在线刊登在了《细胞》子刊《细胞-干细胞》上。不需另一半也能繁衍后代?男女结合才能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