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解析免疫调控新途径
来自美国拉霍亚过敏和免疫学研究所(La Jolla Institute for Allergy & Immunology, La Jolla, CA),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体内敲除技术,分析了蛋白Neddylation在调控T细胞功能上的作用,为炎症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性靶标。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Nucleic Acids Res: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秦燕课题组发现核糖体翻译因子新的调控机制
2012年9月10日,核酸领域的重要杂志《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课题组和龚为民课题组合作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章标题为Common chaperone activity in the G-domain of trGTPase protects L11–L12 interaction on the ribosom。
Sci Transl Med:ALS的潜在新治疗途径
由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HSCI)科学家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公布的一份报告,对于寻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真正治疗方法,可能是前进了一大步。
:钟鸿英等研究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分析方法获进展
近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的新型质谱分析方法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钟鸿英教授为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
一种基于多肽类YAP抑制剂的肿瘤治疗新途径
Meta Engin:李寅等创建出利用二氧化碳生物合成丙酮的新途径
二氧化碳(CO2)既是主要温室气体,又是宝贵的碳资源。创建新的生物合成途径,实现利用太阳能将CO2高效生物转化为石油基化学品,将为解决全球资源和能源问题开辟一条新路,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是具有代表性的低值、大宗石化产品之一。我国每年的丙酮消耗量超过11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
Cell Stem Cell:慢性髓样白血病治疗的新途径
近日,研究者在4月出版的杂志Cell Stem Cell上发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中,研究者通过在小鼠体内进行实验,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阻止白血病干细胞的方法,研究者建议联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捣毁慢性髓样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
Nat Med:麻风病T细胞活化的新途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新的潜在激活T细胞的途径,T细胞是在抵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白血细胞。 发表在3月25日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感染部位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是如何抵抗麻风分枝杆菌(麻风病的病原体)的。树突状细胞就像军事作战中的侦探,能传输让T细胞激活的有关入侵病原体的信息,以便对病原体产生更有效的攻击。
Nature:揭示细菌翻译暂停机制
在核糖体中,蛋白质合成虽然发生在一个线性底物上,却以着不均匀的速率进行。核糖体的短暂停留能够影响许多联合的翻译过程,包括蛋白定位及折叠,这种短暂停留被mRNA的序列所影响。而且,遗传密码的冗余使得相同的蛋白以不同的效率被翻译。 然而在体内,翻译暂停的机制以及定位有关的的知识还很有限。
Mol Cell:研究发现病毒促发感染的新途径
新的生物学研究揭示了一个入侵的病毒如何通过模拟信号标志来劫持细胞的正常运作,进而战胜机体的防御。通过操纵细胞的信号,病毒通过抑制防守蛋白,破坏了蛋白的作用。这一发现来自于培养人源细胞的研究,可能为开发更有效的传染病治疗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