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人工智能找到了400多个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
近日,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确定了来自13个大脑区域中的413个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这项研究发表在了《Nature Genetics》上,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这项研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从组织水平上检测基因表达,不仅可以识别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
研究发现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的前瞻功能相关
快感缺失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核心表现之一,其机制尚不清楚,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即时性愉快体验基本保持完好,而期待性愉快体验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作为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亚临床群体之一,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也表现出期待性愉快体验降低。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相关缺陷在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发生机制,也有助于早期的识别和干预。最新研究发现,前瞻功能可能是期待
符伟国——“工匠精神”承生命之重 微世界里精益求精
血管就像人体内的一张网,触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个庞杂而脆弱的“微世界”里,一名优秀的血管外科医生,不仅要像“拆弹专家”一样,时刻与病情凶险的主动脉夹层做生死时速的斗争;还要像一个精益求精的“血管工程师”,常常为患者疏通、改造生命线。从古至今,医生就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职责,随着时代进步,作为新时代的血管外科医生,他们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在挽救患者性命的同时,努力提高患者的“生
精神分裂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精神疾病,目前影响了全球约1%的人口。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以及大多在青壮年发病,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同时也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力高达80%左右,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关联研究(GWAS)已鉴别到超过180个与精神分裂症显着相关的遗
多药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2019年2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中,和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相比,联合两种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与复发的风险降低有关,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JAMA Psychiatry》上,由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完成,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指导方案应该修改其中反对所有抗精神病药物联用的分类建议。图片来源:http://cn.bing.com抗精神病药物在防止复
饮食不健康和精神疾病有关!
2019年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精神不健康和饮食质量较差有关,这个结果还与人的特点,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以及收入水平无关。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上,表明和食用健康饮食的人相比,食用更多不健康食物的加利福尼亚成年人更可能出现中到重度心理困扰。图片来
Mol Psycho:科学家们发现一种罕见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
2019年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一种非常罕见的脑综合征背后的机制,称为不成比例的脑桥和小脑发育不全(MICPCH),该疾病会导致小头畸形等症状的发生。MICPCH属于罕见病,患病人数极少。其特征在于几种发育症状,包括小头,生长缓慢,认知延迟,癫痫,癫痫发作,视力和听力问题,肌张力降低和自闭症。 最近这一研究表明MICPCH与X染色体上的不规则或突变有关,最终导
Sci Adv: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肠道微生物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2019年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精神疾病的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生物群落存在差异。在他们发表在《Science Advanc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他们用老鼠进行的实验以及观察到的结果。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幻觉,妄想,思维混乱和情绪表达沉默。据信全世界所有人中有0.5%至1%患有这种疾病,而这种疾病无法治
抗精神病新药!大冢/灵北Rexulti治疗双相I型障碍2个全球III期临床失败
2019年02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大冢(Otsuka)与合作伙伴灵北(Lundbeck)近日宣布,评估抗精神病药物Rexulti(brexpiprazole,依匹哌唑)治疗双相I型障碍(BP-I)相关狂躁发作患者的2项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未能达到主要终点。这2项研究中,随机阶段的持续时间均为3周。双相I型障碍(BP-I)是一种慢性精神病,患者经历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可能同
Cell:人类拥有更高级大脑的代价是更容易患上神经精神疾病
2019年2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Rony Paz教授认为,我们的大脑就像现代的洗衣机一样,经过进化后具有最先进的复杂编程,但更容易发生故障,容易产生代价高昂的疾病。Paz和及其团队在一系列实验中比较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神经编码(neural code)的效率,并发现随着神经编码变得更有效,阻止错误的稳健性下降了。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