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及高复发率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证据阐明伴发抑郁患者具有特异性行为和脑形态学特征。因此,将抑郁症状作为独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始终饱受争议。对

2020-12-11

研究发现IL-10和COMT基因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上的交互影响

 认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多巴胺和炎症系统已被证明在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中起重要作用,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两个系统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大多数免疫细胞都表达出多巴胺受体,这意味着多巴胺可以影响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并促进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另一方面,细胞因子也可以影响多巴胺的合成、包装以及释放等方面,调节机体的多巴胺水平。然而,对于这两

2020-12-10

社会环境因素与精神疾病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社会经济条件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较差的社会经济条件往往和不良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环境对精神健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其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Townsend剥夺指数是一个用于衡量人群社会经济环境的指标,不同于收入这个常用的经济指标,Townsend剥夺指数更多地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水平。为了明确社会经济环境

2020-12-02

精神病新药!ALKS3831(奥氮平/samidorphan)遭美国FDA拒绝批准: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I型障碍

ALKS3831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0-11-19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统合功能受损与其小脑激活减弱相关

 神经软体症是指在运动协调、感觉统合以及抑制功能上的一系列轻微损伤,广泛见于分裂型特质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家属等精神分裂症谱系群体。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软体症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相关,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脑结构研究证据表明,神经软体症尤其是运动协调异常可能与皮层-丘脑-小脑-皮层环路异常,然而,尚无针对精神分裂症谱系感觉统合

2020-10-28

首个6月一次的精神分裂症药物!强生棕榈酸帕利培酮长效注射剂(PP6M)申请上市,1年注射2次!

如果获批,PP6M将是第一个每年给药2次的长效注射精神分裂症药物。

2020-11-03

研究揭示健康青少年和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处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其中包括感觉加工能力的缺陷。已有研究显示,对外界感觉信息异常的反应敏感度,即反应迟缓或过度敏感,可能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的标志。已有研究更多地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加工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而较少探讨感觉信息的反应敏感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此外,孤独症患者也表现出类似的感觉迟缓或过敏现象。鉴于两类神经发育性疾病较

2020-10-20

陆林院士:疫情期间需提高精神疾病规范性化治疗水平

 精神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最新研究显示在排除痴呆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六大类精神障碍,我国患病率高达9.3%,精神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及全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精神

2020-10-14

精神病新药!ALKS3831(奥氮平/samidorphan)在美国即将获批: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I型障碍

ALKS3831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0-10-10

eLife: 研究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

近日,《eLife》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开发了新型计算机 “大脑电路” 或人工神经网络,该计算机网络能够反映人类大脑的决策过程,并揭示了精神病患者的电路发生的改变。

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