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变异引发的大脑结构变化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2017年6月1日/生物谷BIOON/---最近来自UCLA的研究者们第一次发现患精神分裂症以及自闭症的患者的大脑结构的差异。这一发现能够帮助解释这些神经紊乱疾病背后的生物学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该研究揭示了遗传物质的过载或缺乏对于神经发育的影响。(图片摘自www.pixabay.com)"我们发现的相反的解剖结构的特征对于大脑进行
跨越精神分裂症研究的鸿沟—从基因组研究到疾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症状复杂,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较为困难。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报道了百余个精神分裂症显着相关的遗传位点,指向数百个基因。然而,这些易感位点大部分位于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且由于连锁不平衡效应的存在,易感基因组区域经常覆盖数个基因,使得寻找其中具有功能效应的遗传变异和潜在疾病生物学机制变得困难。在精神疾病遗
Frontiers in Psychology:研究揭示动作信息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涉及广泛认知和情绪障碍的脑疾病,工作记忆受损一直是其关键的认知缺损标记。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的研究多采用言语或视觉空间的记忆材料。目前,对患者在动作材料为主的工作记忆上是否存在缺损还缺乏研究。最新研究发现,在编码和回忆阶段加入动作信息可显着提升日常工作记忆表现(比如对语音指令的记忆),但动作信息能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还有待研究。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
研究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对额顶效应连接的调节作用受损
工作记忆是前额叶认知功能的基本功能单元,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加工以指导下一步行动的记忆。工作记忆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多种认知障碍和临床症状(如妄想
耶鲁大学:血检可诊断早期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
近日,耶鲁大学宣布开发出可以区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血检诊断工具。通过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在这两种精神性疾病的任何发展阶段进行检测。这是第一种可用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诊断工具。在这之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开发出精神分裂症遗传研究数据库SZDB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罗雄剑课题组和姚永刚课题组开展合作,开发构建了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数据库SZDB。该研究成果以SZDB:A Database for Schizophrenia Genetic Research 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精神分
维生素B可以缓减精神分裂症!
一项全球进行的增加高剂量维生素B(包括B6、B8、B12)治疗的临床试验表明这种疗法与标准疗法相比可以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这项研究由曼彻斯特大学和医学研究理事会资助,最近发表在Psychological Medicine上,这个杂志是世界顶尖的心理学杂志。
一种关于精神分裂症新多巴胺假说
生物精神病学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问题:“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新研究致力于理解多巴胺信号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这个问题由来自纽约州石溪布鲁克大学的生物精神病学副编辑Anissa Abi-Dargham博士,汇编总结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