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杨森宣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效针剂善妥达在中国上市
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今日宣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效针剂善妥达(棕榈帕利哌酮酯注射液(3M))在中国正式上市。该药适用于接受过善思达(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1个月剂型))至少4个月充分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病新药进展!艾尔建Vraylar(卡利拉嗪)治疗双相I型障碍抑郁发作在美国进入正式审查
2018年09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艾尔建(Allergan)近日宣布,美国FDA已受理新型抗精神病药物Vraylar(cariprazine,卡利拉嗪)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该申请寻求批准扩大Vraylar的适应症,用于成人患者治疗双相I型障碍(双相抑郁症)相关的抑郁发作。该sNDA的提交,是基于3项关键性临床研究(RGH-MD-53、RGH-MD-54、RGH-MD-
科学家开发出人类细胞分裂的首个蛋白质互作模型
2018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有丝分裂是(即细胞一分为二)有机体生命的基础过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促进细胞分裂的首张蛋白质互作图谱,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有效追踪推动细胞分类过程的特殊蛋白的位置和种类。图片来源:Arina Rybina and Julius Hossain, Ellenberg
研究发现脑功能连接能预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近期研究发现,重性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在首次发作后病情逐步加重,而重复多次发作会引起大脑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尽早对病人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减少发作、缓解病情加重的趋势,临床意义重大。近二十年来,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找到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指标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同时运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研究者们已经能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更加客观的诊断。
精神分裂症新药进展!灵北&大冢重磅精神病药物Rxulti获欧盟批准
2018年8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大冢(Otsuka)与合作伙伴灵北(Lundbeck)近日联合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Rxulti(brexpiprazole,依匹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双方已计划在2019年上半年将Rxulti推向欧洲市场。接下来,双方将与欧洲各国的定价&报销机构合作,确保届时符合条件的患者能够获取到Rxulti。支持Rxult
胚胎首次细胞分裂研究获“改变教科书”发现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在哺乳动物胚胎的首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只有一个纺锤体负责将胚胎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但欧洲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开展的最新实验观察发现,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有两个纺锤体,分别负责来自父亲和母亲的染色体。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说,最新发现意味着在胚胎首次细胞分裂过程中,父母的基因信息分别保存。研究人员强调,这是“改变教科书”的研究结果
Alkermes精神分裂症新疗法今日获批 首日即可用药
今日,Alkermes宣布美国FDA批准ARISTADA INITIO(aripiprazole lauroxil)作为长效注射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RISTADA(aripiprazole lauroxil)的启动方案,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这是ARISTADA INITIO?首次与30毫克单剂量口服aripiprazole联合使用,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可在第一天为患者开始任何剂量的
Nature:科学家解析控制细胞分裂的新型分子机制
2018年7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细胞分裂的新型控制机制。正如每个厨师都会经历一样,当将香醋和橄榄油混合时,两种液体是彼此分开的,醋滴会浮在油面上,在物理学中,这就构成了液体的两相,而分子间的相分离也会发生在细胞内部。图片来源:Arpan Rai, UZH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
世卫组织将“强迫性行为“列入精神障碍
2018年7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上周六,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强迫性行为"认定为精神障碍,不过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是与赌博或滥用药物等同的一种上瘾行为。有争议的术语"性瘾"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专家们对于这种情况是否存在的意见不一。WHO通过在最近更新的全球疾病与伤害目录中将"强迫性行为"(compulsive sexual behaviour disorder ,CSBD)认
科学家首次看清受精卵分裂第一步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诞生于受精卵。教科书说,当父母的精子与卵子融合后,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共同组成了我们的遗传蓝图,联手开启了胚胎发育的过程。而来自德国的一支团队发现,来自父母的染色体在初次碰面时,竟还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这些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而是自顾自的分离。这项重磅研究今日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颠覆了我们对受精卵分裂第一步的基本认知。这项研究得到了《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