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试管婴儿数量增长迅速 共有500万降临人世
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自1978年首名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全球已有500万试管婴儿降临人世,其中一半在过去6年中诞生。这说明体外受精技术已经成为不育治疗的“主流选择”。 国际生育力学会联合会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年会12日至17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
长江江豚数量减少6成 专家预测已少于大熊猫
正在长江安徽段考察的“2012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队”专家表示,截至目前的考查数据显示,长江江豚数量较06年下降幅度明显;同时呼吁推动江豚尽快正式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科考队副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王克雄说,就目前考察结果来看,形势不容乐观。“11月时科考队在武汉到宜昌江段的考查数据显示,相比06年考察时,江豚数量减少了6成。”他说。
单精子注射受精违反自然规律或引发男性不育
英国生育专家称,应当谨慎对待单精子注射受孕的治疗方法。 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主席Lisa Jardine声称,一些试管受精诊所使用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仅仅是因为它比标准的试管受精更简单,而不是因为它会给予病人最大利益。Jardine教授说道:“我们认为这项技术由于程序简单而被使用的太过于广泛。
科技部:我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六
近日从科技部获悉,2011年我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也就是被引用次数居于前1%的论文(即“高被引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预测表明,我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有望在2014年进入世界第5位,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目标。
科学家首次绘出精子3D轨迹图:以螺旋方式前进
电子显微镜观测到,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相遇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近日首次成功绘制出精子的3D轨迹图,轨迹显示精子像拔塞钻一样螺旋前进,还像是一个个超级活跃的游泳高手。据研究人员介绍,此项研究采用的是一种传感器芯片成像技术,而不是像以往那种采用智能电话和数码相机成像的传统方法。新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男性生殖能力以及其他微生物的行为规律。
Cell:科学家首次培养出人类精子和卵子细胞!
以色列和英国科学家培养人类的卵子和精子,材料来自一个人的皮肤细胞。这一研究的成功将给不育症的治疗前进了一步,当然会面临巨大的争议和安全性审查。该研究12月24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上,科学家首先将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