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li Cha:气候变暖给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

3月1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刊登了美国和墨西哥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xtreme heat effects on wheat senescence in India”,在文中中,作者指出,气候变暖给做出的产量带来的影响比预计要大得多。 过高温度可加速小麦的老化从而降低作物产量,目前这一现象在很多作物模型中仍被低估,这项研究指出。

2012-03-08

袁隆平受聘河南粮食作物协同中心水稻首席科学家

3月26日,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受聘河南农业大学,担任由该校牵头的“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水稻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同时受聘中心岗位专家。

2014-04-11

全球转基因作物排行榜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它在1983年培植出来;直到10年以后,第一种市场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国出现,那是一种可以延迟成熟的西红柿。

2014-06-04

欧盟将审议限用粮食为生物燃料加工原料

据欧盟农业网站(Agri.EU)5月29日消息,欧盟近日举行的小范围会议就限用粮食为生物燃料加工原料达成妥协意见,同意在运输用燃料中设定以粮食为加工原料的生物燃料上限为7%,而2020年总体目标是从可再生资源中获得10%的此类燃料。

2014-06-04

欧盟制定限用粮食为原料加工生物燃料计划

据欧洲商业6月13日报道,欧盟28个成员国的部长今天打破过去一年僵局,同意减少以玉米、甜菜根或油菜为原料加工的“第一代”生物能源的使用。

2014-06-18

Nature:植物真菌病害严重危及全球粮食安全

4月12日,Nature杂志登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真菌引起的粮食作物病害已成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如果能控制这种病害在5大粮食作物中的传播,全球每年可多养活6亿人。 这份报告由英国牛津大学等数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全球化时代人员和各种物品大范围流通,原来仅限于某地的真菌感染也更容易扩散,其趋势有加重迹象。

2012-11-18

Water Int:中国水资源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近日,国际期刊Water International刊登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Less water, more grain in dry Hebei Province, China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可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以Lester Brown为首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2012-11-18

农科院专家:通过外形辨别转基因作物纯属忽悠

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夏季产的胡萝卜是转基因、转基因的土豆削皮后不变黑、细长又很亮的大米值得警惕……近日,不少关于如何通过外形辨别转基因作物的文章在网上风传。

2013-11-28

FCT:新研究证实转基因作物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公众和科学界的观点存在巨大差异。代表公众的环保组织甚至将转基因和污染等同起来。法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不太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 研究人员检查了24项长期和持续数代的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认为目前的证据显示,转基因作物的营养相当于同类的非转基因作物,可以安全地用于食品和饲料。 由于转基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因此每一种转基因作物都必须单独的进行评估。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