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华国际时评:节约粮食也是爱护环境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旨在呼吁政府、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减少食物浪费与损失,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节约食物与保护环境,初看似乎“不相及”,实际却有密切关系。“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产食物不仅需要辛勤劳动,也要消耗水、油料等宝贵资源,同时化肥、农药等还造成污染。因此,对食物的不合理需求和浪费,是对有限资源的无序消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15-02-16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1000亿斤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1000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以上,相当于1.45亿亩粮田产量,节粮减损的潜力很大,任务也十分繁重。 记者18日从国家粮食局主办的粮食科技活动周现场获悉,我国每年农户储粮环节由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超过400亿斤;粮油加工环节因过度加工损失100亿斤以上;粮食储运环节损失约100亿斤;餐饮消费环节浪费在400亿斤以上。

2015-02-16

变种病毒使非洲多个地区粮食作物减产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种木薯病毒大势侵略非洲,威胁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称,这种木薯褐色线条病毒(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为一新变种,传播速度非常快,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病毒暂时还未得到控制。

2015-02-15

非洲多地因变种病毒致粮食作物减产

木薯是非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眼下一种新变种的木薯褐色线条病毒(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正在非洲地区快速传播,使得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收到严重威胁。而由于乏足够的研发资金,病毒暂时还未得到控制。 木薯是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及刚果(金)等多个非洲国家的主食之一,非洲人习惯将木薯加工成颗粒、粉或者块状,当然也可以直接蒸、炸、煮、烤。

2015-02-15

2011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发布:中国风险中等

《2011年全球粮食安全风险指数分布图》 颜色变化表示:红色极度高风险、橙色高风险、黄色中等风险,绿色低风险和灰色无数据。刚果、索马里和布隆迪依次排名前三。中国风险程度为中等。 英国著名风险分析公司Maplecroft近日公布了“2011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这份数据是在对全球196个国家粮食供应的充足性和稳定性进行调查后得出的,其中刚果和索马里风险最高,中国风险中等。

2015-02-16

聂振邦局长解读《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促进粮食流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了《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更好地理解《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推动《规划纲要》的组织和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聂振邦同志对《规划纲要》进行了解读。

2015-02-16

新华国际时评:转基因专家获世界粮食奖的意义

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日前与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今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 孟山都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世界粮食奖”一直被看做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对于一直希望获得“正名”的转基因研究专家来说,此次获奖可谓求仁得仁。

2015-02-16

彭于发:转基因技术可助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建议中国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 彭于发在出席两会时说,“解决粮食供应问题,需要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当了十年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说,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借助于转基因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能够提高我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5-02-15

农业部发《粮食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打造产粮新增长点

据媒体报道,农业部昨天(7日)发布《粮食高产高效技术模式》,29个优势区58套“技术组合拳”,打造粮食生产新增长点。 农业部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成熟模式,进行集成组装,制定了涵盖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4大区域、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涉及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5大作物,以不同主推技术为核心的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