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治疗符合干细胞移植的新诊多发性骨髓瘤!强生重磅血癌药物Darzalex+VTd方案获欧盟批准!
2020年01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Darzalex (daratumumab)联合硼替佐米(bortezomib)、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及地塞米松三药方案(VTd),一线治疗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条件的新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值得一提的是,Darzale
Science子刊:人脐带血管周围间充质基质细胞可改善人胰岛移植物的功能
2020年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这种移植可以稳定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植的胰岛功能会降低,并且合适的供体胰岛供应仍然有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按照良好生产规范(GMP)标准制造出人脐带血管周围间充质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p
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研究进展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 潜能、来源方便、损伤性小、可移植、低免疫原性及在不同的诱导环境下可定向诱导分化等特性,成为软骨组织修复应用广泛的重要种子细胞。干细胞移植在细胞替代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器官再造等生物工程和临床治疗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干预半月板损伤带来新途径。传统方法干预半月板损伤效果欠佳随着生活水平
江苏完成省内首例儿童—成人受体劈离式肝移植
记者4日从南京市儿童医院获悉,该院与南京鼓楼医院联合为5岁的儿童及一位成年患者成功实施了劈离式肝移植,同时挽救了两个生命,这在江苏尚属首例。5岁的患儿因晚期肝硬化就诊南京市儿童医院,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多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成年患者因乙型肝炎肝硬化在南京鼓楼医院就医,肝功能衰竭,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等。二人均需尽快实施肝移植手术,以挽救生命。经检查
信达生物伙伴Incyte itacitinib一线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关键III期失败!
2020年01月06日/生物谷BIOON/--信达生物合作伙伴Incyte公司近日公布了评估JAK抑制剂itacitinib联合皮质类固醇一线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关键性III期GRAVITAS-301研究(NCT03139604)的结果。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估了itacitinib或安慰剂分别联合皮质类固醇作为aGVHD患者
绿色、蓝色、黑色、棕色……为何粪便会呈现多种不同的颜色?
2019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排便完成后,都会看一下便便,当看到一种不同寻常的颜色时我们会感到一阵恐慌;实际上,便便除了棕色外,其还有很多其它的颜色,其中绿色的粪便常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变得恐慌。图片来源:Thingiverse为何粪便通常是棕色的?粪便的棕色最初
如何从粪便中寻找癌症线索?让科学家们告诉你!
2019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谈的东西,但其可能是帮助进行肠癌早期诊断的工具,这里我们要谈论的就是粪便。在诊断某些癌症时,粪便或许能表现出特殊的优势,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Chris Probert教授解释了为何粪便是如此重要的工具。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对于肠癌而言,其机体会发生在体
PNAS:揭示植物乳杆菌移植修复HIV感染导致的肠道损伤机制,从而为治愈HIV奠定基础
2019年12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遭受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一种类似于HIV的病毒)慢性感染的猴子中,受损的肠壁(即肠道渗漏)在它们接受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移植的5个小时内得到快速修复。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P
J Parkinson Dis:粪便移植能够治疗帕金森吗?
2019年1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便秘是帕金森氏病(PD)患者的常见病。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以及益生菌和益生菌是治疗便秘和恢复帕金森氏病(PD)患者微生物组的潜在选择,但科学家认为,由于目前临床数据稀缺,因此在临床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他们在《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上的评论文章中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在这篇综述中,研究
Science:新研究揭示乳糖促进移植物抗宿主病产生机制
2019年12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肠道微生物在肠道营养吸收、机体代谢、免疫发育及抵抗病原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不仅可以引起消化道相关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坏死性结肠炎(NE)、肠易激综合征(IBS)、炎症性肠病(IBD);代谢性疾病(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和肝硬化等);艰难梭菌感染;急性胰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