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蓝色、黑色、棕色……为何粪便会呈现多种不同的颜色?
2019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排便完成后,都会看一下便便,当看到一种不同寻常的颜色时我们会感到一阵恐慌;实际上,便便除了棕色外,其还有很多其它的颜色,其中绿色的粪便常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变得恐慌。图片来源:Thingiverse为何粪便通常是棕色的?粪便的棕色最初
如何从粪便中寻找癌症线索?让科学家们告诉你!
2019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谈的东西,但其可能是帮助进行肠癌早期诊断的工具,这里我们要谈论的就是粪便。在诊断某些癌症时,粪便或许能表现出特殊的优势,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Chris Probert教授解释了为何粪便是如此重要的工具。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对于肠癌而言,其机体会发生在体
J Parkinson Dis:粪便移植能够治疗帕金森吗?
2019年1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便秘是帕金森氏病(PD)患者的常见病。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以及益生菌和益生菌是治疗便秘和恢复帕金森氏病(PD)患者微生物组的潜在选择,但科学家认为,由于目前临床数据稀缺,因此在临床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他们在《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上的评论文章中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在这篇综述中,研究
NEJM:粪便移植物中可能存在耐药性大肠杆菌
2019年11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中的耐药性大肠杆菌进行严格筛查是预防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感染的重要手段。该文章描述了接受FMT胶囊治疗的两名患者的感染病例,这些胶囊含有β-内酰胺(ESBL)广
未来人类真能利用粪便治疗抑郁症吗?
试想一下,未来人类竟能利用粪便来治疗抑郁症了!最近,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icrobiome上的研究报告中[1],来自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机体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通过菌群移植或许就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样症状。NLRP3敲除后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机体的抑郁症样行为图片来源:Yuan Zhang et al. doi:10.1186/s40168-019-0733
人类粪便中检测到微塑料!所以你扔出去的垃圾可能都被你吃回来了!
2019年9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了微塑料。维也纳医科大学医学博士Philipp Schwabl及其同事让8名年龄在33岁至6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填写一份饮食日记,并按照说明书收集粪便样本。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了化学消化后粪便样品中10种常见微塑料的存在形态。图
Nat Med:揭示粪便菌群疗法阻止食物过敏机制
2019年6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肠道微生态失调(intestinal dysbiosis)在食物过敏中的作用仍然是不清楚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来自食物过敏婴儿的微生态失调粪便菌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合成进化,并且不能阻止小鼠免受食物过敏。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6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
粪便移植可能是对抗耐药细菌的最好办法
2019年5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上的一篇文章,对于那些无法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 diff)靶向抗生素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来说,将感染C. diff的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他们的结肠可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C. diff是美国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它每年影响近50万患者,并成为其中
慢病防控重点专项支持下我国首个粪便DNA肠癌检测试剂盒获批
结肠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本病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发病原因仍不清楚,可以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任何部位,但以直肠、乙状结肠
Cell子刊:在土壤和粪便中发现4种新型抗CRISPR蛋白
2019年2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丹麦诺和诺德基金会生物可持续性研究中心(DTU)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四种新分布在不同环境中的抗CRISPR蛋白(anti-CRISPR protein)。他们指出一些抗CRISPR蛋白在自然界中要比之前预期的更为广泛地存在。这些抗CRISPR蛋白在未来能够潜在地用于调节CRISPR-Cas9系统的活性。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2月5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