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植物激素“核受体”作用机理
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方方面面。传统认为,植物激素的受体定位于细胞膜上。最近研究表明,茉莉酸、生长素等激素的受体却定位于细胞核中,这类似于动物激素的“核受体”。目前,人们对植物激素“核受体”的生理意义及作用机理尚所知甚少。茉莉酸来源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免疫反应和适应性生长。对应于病虫侵害或其它逆境刺激,活性茉莉酸被其“核受体”COI1识别而释放核心转录因子
最新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注射类固醇激素无效!
JAMA 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得出结论:有症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注射类固醇激素无效。该研究的合着者,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的 Timothy E. McAlindon 及其同事发现,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来说,每 3 个月注射一次类固醇激素的效果并不比一种缓解膝关节疼痛的安慰剂要好。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实际上,注射类固醇激素超过 2 年以上会导致骨软骨量损失更多。基于
类固醇药物治疗急性喉咙痛效果如何
发布在《美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喉咙痛患者没有立即服用类固醇药物地塞米松,24小时后,他们也不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尽管很多人表示,在服用类固醇药物48小时后,症状明显改善,但是类固醇是否
Nat Commun:鉴别出新型人类雄激素受体结构 或为前列腺癌疗法开发提供关键靶点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圣保罗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对同型二聚体的雄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域的3D结构进行了研究,阐明这种新型细胞核受体的结构或许就能够解释40多种和前列腺癌及其它诸如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等疾病的遗传突变。
JCB:关闭错误基因或可逆转血液癌症对类固醇药物的抵抗
最近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为何有些血液癌症病人会抵抗癌症治疗中所使用的类固醇药物,比如地塞米松。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RUNX1基因的异常活性会干扰信号分子的作用从而引起癌细胞抵抗类固醇。该研究表明关闭该基因的药物或可逆转这类病人对药物的抵抗。
引发雌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乳腺癌的风险因素是否扮演着相同的角色?
日前,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Helen Diller家庭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检测了常见风险因子在个体患ER阳性和ER阴性乳腺癌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女性年龄、体重以及绝经状态影响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
美国FDA批准15年来首个非类固醇类湿疹药物Eucrisa,被辉瑞豪掷$52亿收购
Eucrisa是一种非甾体PDE4抑制剂,是过去15年来第一个获批的非类固醇类湿疹药物,商业潜力十分巨大,年销售峰值将超过20亿美元,
雌激素受体靶向药物能够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
有研究人员在2016年哥本哈根ESMO大会上报告称:药物氟维司群(雌激素受体阻断剂)能够显着延长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氟维司群能选择性阻断雌激素受体从而阻断雌激素的作用,所以它不像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