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人工合成出模拟钾离子通道的纳米管
来自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实际上发挥着纳米筛(nanoscale sieve)作用的人工合成纳米管,它对哪些物质能够穿过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发挥着与几乎所有活细胞中的关键性组分钾离子通道同样的作用。这也是第一种管径均匀的自组装而成的疏水性人工合成纳米管,它的大小大约8.8埃(一亿分之一厘米)。
JBC:北大苏晓东教授阐明磷酸化抑制caspase-6的机制
Caspase全称为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它们的活性位点均包含半胱氨酸残基,能够特异性的切割靶蛋白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caspase-6是caspase家族的一种,它的底物是lamin A和keratin18,它们的降解导会致核纤层和细胞骨架的崩解。
实验室自动化促进科技进步、人类健康——专访帝肯中国高管
【BIOONNEWS编者按】已有31年历史的帝肯公司,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为尚处于全手工操作的血液中心、医院等提供当时领先的样本处理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时至今日,中国的血液安全在设备、理念及流程上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基因泰克前高管创立新公司融资2亿美元,创下生物科技公司最高A轮融资记录
生物制药公司Genentech三名前高管近日获得2.1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他们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成立一家新公司Denali Therapeutics,专注于治疗神经组织退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ALS)和帕金森病。
JCI:乳腺癌中SIX1诱导淋巴管形成及转移的机制
乳腺癌中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的关系10年以前就已经被发现。然而,癌细胞侵入淋巴系统的机理还没有被完全阐明。 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转移性传播中,由于肿瘤分泌的生长因子刺激了淋巴管的形成,淋巴系统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SIX1是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它是否与淋巴管形成及淋巴转移有关还未可知,对此,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
J Cell Bio:王晓晨等揭示细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细胞降解过程中的新功能
2012年4月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实验室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欧光朔实验室合作在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Autophagy 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文章,文章中...
Nucleic Acids Res:王晓雪等发现新颖的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
近日,国际刊物《核酸研究》在线报道了发现并鉴定出位于原噬菌体中的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RalR-RalA的论文(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4, doi: 10.1093/nar/gku279),证明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后会发生功能变化。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计划”人才王晓雪的研究团队完成。
PLoS Pathog:郑晓峰等固有免疫领域研究获进展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生科院郑晓峰的课题组在PLOS Pathogens 发表了题为“HSCARG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cellular antiviral RIG-I 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by inhibiting TRAF3 ubiquitination via recru
Plant Cell:唐威华等揭示雌蕊柱头分泌小肽STIG1通过结合磷脂酰肌醇促进花粉管生长
6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唐威华研究组在Plant Cell 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omato Pistil Factor STIG1 Promotes in Vivo Pollen Tube Growth by Binding to Phosphatidylinositol 3-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