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女性更喜欢男人没毛腋窝的气味
近日,一项研究发表在Behav Ecol Sociobiol杂志上的研究"Shaving of axillary hair has only a transient effect on perceived body odor pleasantness"显示,女性更喜欢男人刮过腋毛后的腋窝气味。研究者觉得这种现象是文化信仰造成的。
Clini Transl Sci:可可或可增强骨骼肌功能
一个小型临床试验,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和弗吉尼亚州圣地亚哥医疗系统(VASDHS)的研究人员主持,发现心力衰竭晚期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在用富含儿茶素的可可治疗三个月后,表现出线粒体结构改善。儿茶素是在黑巧克力中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
Nature Communications:II型α亚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的结构功能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展示了首个PI4K家族成员精细结构,揭示了一种新的磷脂激酶活性调节机理
Nat Genet:MICU1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肌病
毛群安:烟草经济收益与健康危害相比,微不足道!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烟草带来的经济收益与其带来的危害相比,“这个收益是微不足道的”,阻碍我国控烟进程最主要的因素是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程度不清楚。
上班族必学:四招严防电脑“死肌”
你每天的工作是否要连续面对电脑数个小时?那你肯定会发现自己的皮肤一天比一天暗沉,甚至出现毛孔粗大、黑眼圈和细纹,这就是典型的“电脑肌”。对付电脑肌并不是放一盆小小的仙人掌就OK的,我们应该以防护为主,严防肌肤进入“死机”状态。 “电脑肌”是怎么形成的因为电脑有一定的辐射源,包括键盘、显示器、主机等都是相当厉害的辐射源。
Nat Commun:基因线索帮助解决肌病之谜
一个特定基因所发生的突变被发现是“美洲土著人肌病”(一种罕见的染色体病)的病因。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告的这些发现揭示了用于治疗该疾病的一个潜在的新目标。 “美洲土著人肌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无数种消耗性症状,其中包括肌肉虚弱、呼吸和进食困难、发育较慢、以及肌肉痉挛、僵硬和抽搐等。虽然对这种病的影响已有很好的文献记录,但对促成这种疾病的机制却很不了解。
浙江省毛光烈副省长调研杭州高新区“智慧健康”产业
6月4日,浙江省毛光烈副省长调研高新区“智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杭州市科委副主任丁永刚,高新区党委书记张耕,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瑾等陪同调研。 毛光烈副省长一行参观了和仁科技、医惠科技和华为杭州研发中心,并召开座谈会为该区“智慧健康”产业指明发展方向。
Nature:磷脂酰肌醇在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发育过程中,调控突触的数量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组之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些神经因子能促进兴奋性突触形成。其中凝血酶敏感素能够诱导形成突触结构,但是所形成的突触不具备传导兴奋的功能。 在本文中,研究者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磷脂酰肌醇4(Gpc4)和磷脂酰肌醇6(Gpc6)能够诱导形成有功能的突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