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uron: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

Neuron杂志于8月9日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题为“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运用在体研究方法,首次发现了视网膜突触功能在发育时期具有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能力。该工作主要由博士生魏宏平等在杜久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2012-11-18

PNAS:我国科学家阐明心脏多肽激素心房利钠肽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传递的信号通路

2012年10月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Natriuretic peptides block synaptic transmission by activating phosphodiesterase 2A and reducing presynaptic PKA activity的文章。

2012-11-18

PNAS:唐氏综合症神经元间突触减少

2013年5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唐氏综合症是智力残疾最常见的遗传形式之一,由染色体产生额外副本引发。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会出现智慧难等问题,科学家们无法确定额外的染色体为何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影响。 由Wisconsin-Madison大学Waisman中心神经学家Anita Bhattacharyya领导完成发表在5月27的PNA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2013-05-28

以不同方式来看某种突触

通过利用一个范围广泛的成像技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在大鼠脑中的某种“典型”突触的三维模型--它在原子层面详细展示了30万个蛋白质。该新模型阐明了神经元的内部运作,证明在一个叫做突触囊泡再循环的过程中在它们之间的这一间隙(电脉冲是跨越该间隙发送的)中发生了什么。

2014-06-02

睡眠是如何强化突触并有益记忆的

据在小鼠中的一项研究报告,睡眠可巩固记忆,而它是通过促进脑中新的突触的生长来做得这一点的

2014-06-16

NRR:老化过程中海马突触素的伴随下降

一项关于“Downregulation of caveolin-1 contributes to the synaptic plasticity deficit in the hippocampus of aged rats”的研究证实,窖蛋白(caveolin-1)可能是干预年龄依赖性突触可塑性下降的新靶点。

2013-12-08

Nature:突触“内噬作用”的快速机制

膜从表面的迅速内化是“内噬作用”的第一步。

2013-12-12

PNAS:揭示α突触核蛋白引发多系统萎缩患者大脑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一种名为α突触核蛋白的蛋白质可以引发多系统萎缩(MSA)患者机体的神经细胞死亡发生扩散。

2013-12-05

Nature:神经胶质定位是胚后期发育期间突触位置的决定因素

突触连接在多细胞动物神经回路中的分布规律大部分确立于胚胎发育期间,但是随着生物体生长突触分布如何被保存则一直没有搞清。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进行的一项研究如今揭示了神经胶质定位是胚后期发育期间突触位置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 作者研究了线虫神经环中的一对中间神经元——AIY神经元。在成年线虫中,这些神经细胞表现出了突触输出的一种高度保全模式。

2013-10-14

:遗传发育所脑肿瘤抑制因子调控突触发育研究获进展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与其靶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结构。突触生长过程的精确调控对于神经环路的形成和可塑性至关重要,突触发育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包括智力低下、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变性病等。因此,寻找和鉴定突触发育和功能调控基因一直是神经生物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201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