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Ecol:王绪高等温带森林种面积及β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研究员的研究成果“Spatial patterns of tree species richness in two temperate forests。”,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

2012-11-18

杀虫剂可能减少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河流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

一项研究说,目前在欧洲和澳大利亚使用的杀虫剂减少了河流无脊椎动物的区域生物多样性。Mikhail A. Beketov及其同事使用来自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南维多利亚地区的数据分析了杀虫剂对河流无脊椎动物区域分类学丰富性的作用。这组作者跨区域比较了分类学的丰富程度,这些区域组群是以三种不同程度的杀虫剂污染水平进行归类的,这三种污染程度分别是:无污染、轻微污染或高度污染。

2015-03-26

Nat Gene:基因组学研究全面揭示玉米遗传多样性及进化机制

2012年6月4日,由冷泉港实验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康奈尔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全球17所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玉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同期发表。

2012-06-04

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学家解密大豆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基因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诺禾致源合作在野生作物资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14-09-16

JCEM:肠道菌群多样性高的个体不易患乳腺癌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绝经后女性如果机体中携带有多样化的肠道菌群,那么其机体的雌激素代谢产物或许对其健康更加有益,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JCEM)上。

2014-09-13

Nature: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新方法

测量生物多样性的传统方法在判断海洋生态时,很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方面,从而在热带水域保护工作上导致错误的关注方向。 为了量化一个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常通过观察测量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加以判断。但在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生态学家Rick Stuart-Smith和他的同事展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测量方法。

2013-10-16

PLoS One:研究者在肿瘤脱落细胞中发现巨大的遗传多样性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从癌性肿瘤上脱落的细胞进入血液中这种方式是一种多样化的群体遗传形式,其中有些细胞中的部分基因处于开启状态,有某种潜能寄居在别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癌细胞在组织间进行扩散;另外的一些细胞完全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样式,在新的组织中不会恶性变化,并且趋于死亡。

2012-11-18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基本建成

在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分布着滇金丝猴4个种群,数量约600只至650只,因为有科学的保护机制,今年白马雪山维西片区又出生成活了11只滇金丝猴,这是云南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一大成果。

2015-03-26

Plant Biology:多年生黑麦草功能性状多样性研究取得进展

盐胁迫是典型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制约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农作物产量。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温带地区的草坪草兼牧草,可以作为盐碱地开发先锋植物。不同生境来源的多年生黑麦草种质材料蕴涵丰富的形态、生理和物候性状变异,这些功能性状变异为选育优质耐盐多年生黑麦草提供了可能。

2013-06-12

黄山正式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员日前在黄山风景区宣布,正式启动全球环境基金捐赠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项目实施资金中的全球环境基金捐赠款为272万美元,黄山配套1098万美元。一期准备阶段到2013年4月为止。 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旨在对黄山地区的生物环境和物种延续予以更好保护,保障生物多样性的更好发展。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