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rebral Cortex:复旦大学张嘉漪课题组用无皮层发现视觉环路发育的新机制

2017年3月10日,国际SCI神经科学期刊《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课题组题为“Reciprocal connections between cortex and thalamus contribute to retinal axon targeting to 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2017-04-01

从阿尔法狗到阿尔法 – 生物科技的人工智能新篇章

赛业生物将基因打靶技术制作基因工程鼠的方案设计过程人工智能化,变成复杂的生物信息算法,用强大的云端服务器进行运算,并且以www.alphaknockout.com网站形式开放给科学界。

2017-03-28

肿瘤:第一种被注册专利的动物

无论从科研还是从法律角度说,肿瘤鼠(Oncomouse)都应该被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第一种在美国被注册为专利的转基因哺乳动物。肿瘤鼠是为发展肿瘤而打造。1984年,来自南加州大学的Philip Leder,Timothy Stewart和

2016-12-01

CRISPR/Cas9 & TetraOne:基因敲除/敲入模型的快速构建技术

众所周知,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但模型小鼠的构建技术复杂、耗时长且花费高,让很多实验室望而却步。在本次讲座中,欧阳应斌博士(赛业生物技术副总裁、高级科学家)主要介绍基因敲除/敲入鼠模型的快速构建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与TetraOne技术,同时会简述转基因技术(PiggyBac系统)和传统ES打靶技术,并重点讲解每种技术的优势、缺点及应用。

2016-05-27

“耐寒基因”:忘穿秋裤君莫慌

不过,在同等温度下,新陈代谢较慢的人体表温度会更低,更会感觉到冷。而且,人体对冷感觉的信息传导比热感觉更快更敏感。

2016-01-21

器官移植新进展 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出肾脏

世界上有许多病人都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他们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在等待有人做器官捐赠的时候,他们的病情已经令他们先一步离开。全球的科学家目前正在对于 这种器官移植的手术治疗做新的替代策略研究。研究人员正着力的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在实验室设施中培育活性器官。美国的科学家就宣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里成功 培育出了一颗鼠的肾脏,随后这颗肾脏就移植到了鼠身上。

2015-03-26

Cell Stem cell:获得连续克隆26代实验

日本理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在7日的美国《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借助用克隆动物培育克隆动物的“再克隆”技术,成功地用一只实验鼠培育出了26代共598只实验鼠。 克隆技术面临的一大课题是克隆动物生育率低下,繁殖代数越多,生育率越低。迄今为止,实验鼠繁殖6代、牛繁殖两代就达到了极限。一旦提供可供克隆的细胞的动物死亡,遗传信息就会断绝。

2013-03-14

PLoS Patho:揭示泳动现象或更易于伤寒沙门菌进行感染靶点的选择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在线刊登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Near Surface Swimming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Explains Target-Site Selection and Cooperative Invasion”,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泳动现象或更易于鼠伤寒沙门菌进行感染靶点的选择。

2012-11-18

生物谷专访赛业(Cyagen)基因敲除专家欧阳应斌博士

【生物谷-BIOONNEWS编者按】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

2012-04-16

Neuron:新药可逆转实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症状

4月12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神经元》Neuron上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一种新药,可成功逆转患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实验鼠的部分症状。这一研究为此类遗传病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于人体内X染色体形成过程中突变所导致的常见遗传病,也是孤独症和智力迟钝最普遍的遗传病因。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智力低下,例如学习能力缺失、认知障碍等,此外还伴有特异的身体和行为特征。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