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广敦教授: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转录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多组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研讨会以迈向临床精准医疗为主题,聚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联用研究临床
专访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探路者---青年科学家彭广敦
编者按: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是转录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是研究细胞异质性方面的新方法。该技术通过整合与优化单细胞测序和激光显微切割技术, 获得少量细胞转录组信息的同时可以保留细胞原有位置信息。为此, 生物谷专访了该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彭广敦副研究员
掀开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面纱:可视化观察组织中的基因表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和皇家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被称作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的高分辨率方法研究一种组织中哪些基因是有活性的。这种方法能够被用于所
景杰重磅快讯丨类器官个性化蛋白组揭示结直肠癌的特征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Shabaz Mohammed和Albert J.R. Heck研究团队,最近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的文章,通过对人类健康和结直肠癌肿瘤的类器官进行定量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发现每个病人在蛋白组水平上均具有独特的类器官特征,表明个性化的病人类器官蛋白组表达谱可有助于病人的诊断和精准治疗。
加速生物标志物发现进程 —— Sigma蛋白质组学研究利器低至7折
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变化以及可能发生变化的生化指标,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等,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Chemical Reviews撰文系统归纳组蛋白密码定量蛋白质组学
近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45.661)上发表题为"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的论文,系统、深入地总结了当前组蛋白密码定量蛋
2016中美蛋白质组学信息技术高级研讨会
上海市生物信息学会盛情邀请您参加2016年9月10日-14日的2016中美蛋白质组学信息技术高级研讨会。本次研习会将帮助参加学习的人员深入了解蛋白质组学原理方法及开源软件(TPP)的高级课程,由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TPP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来华亲自授课,专注于利用其开源软件对大规模定量蛋白质组学实验、靶向定量方法、蛋白相互作用实验等串联质谱数据的存储、分析、验证和功能注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