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先天性的DNA感知或能控制细胞衰老

2017年8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机体或培养基中的细胞最终都会停止复制,这种现象称之为“细胞衰老”,其通常是通过端粒的缩短、氧化性应激反应以及细胞的遗传损伤而诱发。阐明细胞衰老的原因和影响或能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癌症及老化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先天性免疫系

2017-08-01

Neuron:神经元如何感知日常生活

2017年7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神经元连接随着日常经历而发生改变的分子机制,从而能够促进学习以及记忆的形成。相关结果发表在《Neuron》杂志上。这项研究对于治疗神经以及心里紊乱等症状具有潜在的意义。我们大脑最突出的一类特征就是能够识别并解读生活中复杂的外界信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脑会经历一类叫做“experience-dependent

2017-07-16

首次发现疟原虫能够感知宿主热量摄入来不断调整生长模式

2017年7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疟疾每分钟都会杀死一名儿童,但大部分的感染者依然都能够存活,目前每年大约有2亿名疟疾感染新发患者,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里斯本药物分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疟原虫的关键感染因子,这种感染因子能够帮助疟原虫感知并且适应宿主机体的营养状态,利用疟疾感染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减少30%卡路里摄入的

2017-07-07

竟然具有 11 维几何空间

最新研究揭晓人类大脑最多可达到 11 维空间,这种多维空间或许能破解人类记忆的形成之谜。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代数拓扑”的数学模型,确定软件建立的虚拟大脑中的几何结构位置。为了测试该模型,研究人员在真实大脑组织上进行了实验。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大脑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科学家仍需揭晓更多关于大脑的谜团。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布满一种多维结构,该结构可使大脑在 11 维空间正常运转。同时,理

2017-06-14

PNAS:抗真菌感染新策略:首次发现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感知磷酸

编者按:雷帕霉素靶蛋白TOR(Target of Rapamycin),是一种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TOR是细胞感应外界营养水平进而调节生长和衰老的中心调控子。TOR被发现可以调控核糖体发生、翻译起始、代谢、应激反应、自噬等等信号通路。从酵母中的TOR到哺乳动物中的mTOR,之前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氨基酸和葡萄糖对TOR活性的调控作用。5月31日,来自哈佛医学院 Julia R. K h

2017-06-01

空间搭载:“泛舟”太空的微型生命科学实验室

  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多项科学载荷中,有这样一个生命“小立方”,在轨期间它自动化实施了多种细胞在轨共培养和分析,进行了一次对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意义深远的探索实践。5月3日,这个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邓玉林教授团队完全自主研制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完成全部实验任务,实现了全部实验数据的下行传输,达到了预定的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了飞行搭载任务。航天员健康

2017-05-09

科学家首次发现肌肉也能感知机体糖分的变化

图片摘自: Stephanie King/LSI 2017年5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都知道舌头上的味蕾能够感受到糖分的存在,一顿饭后,胰腺中的β细胞就能够感知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上升,并且释放胰岛素来帮助调节糖分进入细胞,在细胞中这些糖分就会被机体当做能量来使用。近日,来自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机体中骨骼肌对葡萄糖进行感知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发现,

2017-05-08

彭广敦教授: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转录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多组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研讨会以迈向临床精准医疗为主题,聚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联用研究临床

2017-04-27

植物病原细菌的“智商”感知信号研究获进展

 细菌常常被认为是一类“低等”的单细胞生物,生存方式简单。然而,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改变了这一错误看法,发现细菌具有许多和高等生物类似的特性。例如,在信号认知这个事关生命生存与死亡的关键问题上,细菌不

2017-04-06

专访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探路者---青年科学家彭广敦

编者按: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是转录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是研究细胞异质性方面的新方法。该技术通过整合与优化单细胞测序和激光显微切割技术, 获得少量细胞转录组信息的同时可以保留细胞原有位置信息。为此, 生物谷专访了该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彭广敦副研究员

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