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为何婴儿趴着睡觉存在一的健康风险?

宝宝睡觉最安全的地方是在自己的小床上,而且宝宝睡觉的小床要和父母或其他成年看护人在一个休息的房间中,有一些可靠地科学证据告诉我们,婴儿应该仰卧在床上睡觉,而不是侧着睡觉或趴着睡觉。那么如果婴儿在睡觉的过程中翻滚压倒了胃(趴着睡)会怎么样呢?你是否会将婴儿翻转过来?如果婴儿自己能“滚”回来那就没有必要了,如果不能“滚”回来父母就要把宝宝转回去。为何仰卧睡觉如此重要?自从20世纪90年底啊引入安全睡眠

2017-12-26

荣之联与诺致源达成战略合作  共谋全球基因测序市场

北京2017年11月29日电 /美通社/ -- 近日,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之联”)与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禾致源”)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信合作的原则,整合各自行业优势,强强联合,共同推进生物云相关业务落地,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提供更便捷、更有竞争力的服务产品。 荣之联与诺禾致源达成战略合作 本次合作将对提升双方竞争实力,促进生物云解决方案

2017-12-02

今天的国务院常务会了这两件大事

听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联合体建设进展情况汇报,要求通过深化医改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人民健康;部署进一步做好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减少群众后顾之忧、更多惠及人民。10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两件大事。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了哪些部署?中国政府网为你梳理───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各部门把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创新机制,狠抓政策落实

2017-10-11

定期锻炼会使得机体收益达到一平衡 如何有效突破这种平衡?

2017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很多人都会经常定期锻炼,而且我们会对相同的锻炼习惯感到非常舒适,那么是否标准的锻炼习惯会让我们在健身收益上达到一种平稳的状态?一旦我们习惯每天长跑几公里时,是否意味着这基本上和没有锻炼是一样的呢?关于人体最有趣的一件事情就是机体的适应能力以及其适应物理需求的能力,比如运动训练(exercise training);我们的骨头、肌肉、肌腱、心

2017-10-09

了!上海优先发展生物制品,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技术研究,9月1日开始实施。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中明确:优先发展生物制品,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技术研究,2017年9月1日开始实施。

2017-08-29

Nature:薛组揭示介导放射线诱导旁观者效应的关键因子

  2017年7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薛定研究组在《自然》(Nature)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组织蛋白酶B介导放射线诱导的旁观者效应》 (Cysteine protease cathepsin B mediates radiation-induced bystander effects) 的研究论文, 首次在动物模型上系统地揭示了介导radiation-induced

2017-07-25

为什么会出现“30岁体能下降,40岁一变胖”这种现象呢?

2017年6月13日/生物谷BIOON/---你可能听说这样一种说法:当人年纪到了40岁以后,体重控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由于某种难以阐明的"力量"对导致我们的新陈代谢水平在30岁之后慢慢地下降。不过也有好消息,我们的代谢速率下降的趋势实际上是十分不明显的,因此中年阶段体重的上升并不仅仅是由于代谢水平下降导致的。我们难以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我们年纪变大之后,将变得越来越懒,不爱运动。这一说法可

2017-06-19

JNP:新型植物提取物或可强效抵御HIV感染 药效明显强于传统药物齐多夫

2017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来自东南亚用于治疗关节炎与风湿病的植物中或许含有一种比药物齐多夫定(AZT)药效还强的潜在抗HIV化合物;文章中,研究者对4500多种植物提取物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了这种名为patentiflorin

2017-06-18

年纪大了,动脉就一硬化了么?NO!

研究告诉我们,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下,70 多岁的老人不太可能象那些 20 多岁和 30 多岁的年轻人一样拥有健康的动脉。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并非不可能,尤其能够遵循国心脏协会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人群。这项由分别来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国家心肺与血液研究所弗雷明汉心脏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第一作者,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员 Teemu J.

2017-06-01

潘卓华:一拿诺奖的光遗传学 被遗忘的创始人

光遗传学是一项注定取得诺贝尔奖的技术。而华人科学家潘卓华(中国科大774校友)可能是光遗传学的创始人却被遗忘了。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