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开发出形状记忆多通道神经修复导管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中心研究员赵晓丽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教授范存义团队合作,研发出基于形状记忆纳米纤维膜构建的快速自成型多通道神经导管,促进神经突触的延伸生长及周围神经长段缺损的修复。相关研究成果以Bioinspired Multichannel Nerve Guidance Conduit Base
科研人员研发出自助式视力筛查仪及视力健康管理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戴亚康课题组研制出自助式视力筛查仪及配套的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可为学校、家庭和视力保健等机构高效、智能化开展学生近视筛查和视力健康管理赋能。自助式视力筛查仪根据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标准中的近视力表视标数据和测试距离自主设计,视力检测范围为4.0至5.2,视力检测精度为±0.1,平均检测时间为1分钟,经苏州
美国科研人员研究使用肠道微生物组作为控制蓝耳病的工具
美国农业部资助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使用肠道微生物组控制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的研究。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是猪群重要经济性疾病,该病毒性疾病的感染往往引起继发感染,造成猪的多病原肺炎,在生长猪中会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抗生素的使用。尽管有商品疫苗用于减轻该病毒给猪带来的影响,但是当前可用疫苗通常被认为不足以实现对疾病的控制。因此存在寻找替代性控制
科研人员研制出针对慢性白血病靶向药物的长效纳米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青松、刘静团队在针对BCR-ABL突变的激酶靶向药物制剂领域取得进展,发展了一种长循环高选择性纳米制剂,可以有效延长给药周期,提高药物安全性。目前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上。慢性粒细
中国科研人员研发出可注射活体生物材料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保护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组织,缺乏自愈能力,损伤后很难自我修复。半月板损伤修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半月板白区损伤的修复更让临床医生束手无策。目前,多采用人工合成类材料对半月板进行修复,但人工合成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不足,且对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开发具备高生物相容性及组织特异生物活性的材料用于临床较为迫切。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
《自然》封面:不需要休息……无情的科研机器来了,8天做了将近700个实验!
今日,《自然》封面报道了一篇引人关注的文章。来自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智能科学机器人”,能自己决定做什么实验,且能一周工作7天,周末无休……从外观上看,这个机器人虽然没有人形,但和人类的尺寸差不多,所以能在普通的实验室里工作,使用人类科学家使用的工具。然而和人类科学家不一样,这个机器人是个400公斤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助力创新成果转化,北生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启用
2020年6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启用典礼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举行。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园区新投用的医药科技中心5号楼作为北生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百济神州与华辉安健两家公司成为入驻该基地的首批企业。
典型城市水环境中轮胎微塑料上定植的细菌群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获进展
轮胎微塑料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微塑料,是全球范围内海洋环境微塑料初级来源的第二大贡献者。轮胎微塑料主要来自城市道路行驶汽车的大量磨损,极易随着大气沉降、雨水、地表水流动等途径进入城市水环境,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存在于处理雨水和城市径流的景观河和人工湿地中,成为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微塑料可以成为水环境中微生物定植的载体,并且微生物群落是水生
100多个城市开启核酸检测
中央会议之后,多省份正在陆续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从目前已开放检测的医院检测情况看,大家对检测这件事似乎有些“狂热”。多段网络视频显示,在已开展核酸检测的城市中,多家医院及检测机构门前出现了排长队检测的情况。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例,4月21日,该院开始面向社会提供新冠病毒检测服务,当天就迎来900多人做检测!哪些机构能够开展检测,检
国际科研团队发现危害冷杉的植物病原真菌新物种
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网站报道,该分院林业所与瑞典、捷克的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危害冷杉的植物病原真菌新物种,最初的病灶于2006年在东萨彦岭发现,而此次发现的冷杉溃疡症状出现在其西部几百公里之外。为避免冷杉林的大面积枯死,科研团队呼吁尽快开展病原真菌新物种的研究,研究其传播状况,评估对其他针叶树种的风险。相关成果发布在“Scientific Re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