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融合蛋白共表达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丁显廷教授和谢海洋助理研究员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微芯片免疫印迹方法的单细胞转染效率分析芯片(scTAC),用于快速准确地分析数千个宿主细胞个体中外源基因的表达差异。scTAC不仅可以对单个细胞中外源基因表达活性的信息进行灵敏、快速、准确的分析,还可以用于稀有细胞转染效率的分析和转染方法的评
520牵手丨零氪科技与赛生药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创新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患者健康福祉
2021年5月20日,零氪科技(“零氪”)与赛生药业控股有限公司(“赛生药业”或“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股份代号:6600.HK)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Food Chemistry:盐度对豆瓣酱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李崎教授团队在豆瓣酱的低盐发酵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Physicochemical, flavor and microbial dynamic changes during low-salt doubanjiang (broad bean paste) fermentation”正式发表于Food Chemistry (I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了基于DNA六面体纳米结构实现循环肿瘤DNA同时检测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周楠迪教授团队在利用DNA自组装技术构建肿瘤标志物生物传感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An ultrasensitive biosensor for dual-specific DNA based on deposition of polyaniline on a self-assembled multi-functional D
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人工智能鼻息肉病理诊断最新成果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钦泰教授(通讯作者)团队联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韩蓝青教授(共同通讯)和任勇研究员(共一),我校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邵春奎教授和陈健宁教授(共一),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附属第五医院洪海裕教授、附属第七医院孙悦奇教授等,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在线发表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
汇聚重磅学界大咖,聆听前沿科技动态!Fluidigm网络讲堂开通啦!
2020年,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线下会议举办受限,国际间学术交流也因国外疫情的蔓延而纷纷取消或延期。网络会议转而成为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最佳渠道。Fluidigm在2020年举办了多场网络大会及在线讲座,业界近百位学术大咖纷纷参与,为与会者带来最新的前沿研究及科技动态,分享他们的应用经验与心得。讲座干货满满,与会者与讲者隔空对话
“植物保护与分子设计育种科技创新论坛”成功召开
由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免疫研究中心承办的“植物保护与分子设计育种科技创新论坛”,在福州成功召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傅向东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助理、植物病虫害生
生命科学领域技术研究成果“蓝皮书”在京发布
2021年4月19日,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牵头组织,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中关村药谷生物产业研究院、中关村玖泰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创新联盟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制的《生命科学领域技术研究成果》(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我国生命科学
2021宜兴生命健康前沿创新论坛成功举办,多项新政助力宜兴打造一流生命科技之城
4月24日,由宜兴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宜兴市科技局、宜兴市卫健委、宜兴市市监局、阿斯利康、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转化医学网共同承办的2021宜兴生命健康前沿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利用X线胸片人工智能诊断新冠肺炎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
近日,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题为“A deep-learning pip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discrimination of viral, non-viral and COVID-19 pneumonia from ches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