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发现特殊的肌肉细胞能建立组织再生的正确分子信息
低等生物的器官再生一直是生物界的一大谜团——为什么切成两半的蚯蚓能活下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掉了还能长出来?为什么人没有这种特异功能?如果能回答清这些问题,再生医学将迎来突破。今天,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的一项研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新的进展。来自波士顿地区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组织再生背后的复杂基因通路,竟受肌肉细胞的控制!“器官和组织再生的一大核心谜题
港大科学家谈2016-2017香港流感的启示:信息公开的利与弊
有关2017年香港季节性流感的死亡人数充斥国内外媒体,更有人将之与2003年SARS爆发的死亡人数相提并论。实际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截至2017年8月26日,2016-2017年度香港季节性流感的活跃程度继续回落并到达基线水平,说明本季已正式结束。从5月5日到8月26日,共有586个重症病例包括19位年龄在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其中死亡个案431例包括3名儿童。大批流感病人需要住院,其中65岁以上的
科学家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信息
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引起,是世界性的病害,同时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一个主要病害,尤其在东北三省的发病最重。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东北地区造成的产量损失在10%至30%之间。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据报道损失可达60%以上。灰斑病可在大豆的叶片、种荚和籽粒等多个部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基本上依赖于农药,但是
【环球科学专访】百迈客:引领生物信息学产业2.0时代
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已经发生了不可割裂的融合。上世纪90年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让我们窥见了生命储存、传递与表达信息的本质属性与无限潜能。随着基因测序技术成本大幅下降、基因数据大量积累,生物信息学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正在革新我们的医疗技术、重塑普通人的健康。但变革最大、获益最多的,仍是科研领域。一个面向生命科学工作者的信息服务产业应运而生。作为中国最初一批生物信息学创业公司之一,2009年成立的百迈客
Nat Genet:癌症病人遗传信息暗藏最佳治疗选择 科学家开发新工具进行解读
由桑格研究所领导的一支国际合作团队最近证明了一种可以在未来帮助癌症患者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的新概念。这些发现能够用于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找到最佳的治疗选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上。
PNAS:科学家开发生物信息学新工具评估癌基因预测方法准确性
在寻找癌症治疗方法的研究中,许多科学家使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寻找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基因突变。为了帮助进行基因突变的筛选,一些研究人员开发了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个重要问题存在:在众多定位促癌基因突变的策略中,哪种方法能够获得最精确的结果呢?
科学家如何解密癌症大数据信息?
感谢成像领域、模型研究以及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如今大量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涌入癌症研究者的手中,如今临床试验中来自单一患者肿瘤的相关数据量已经高达1TB了,这些数据信息量相当于13万本书的内容。
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DNA中的“暗物质”信息
最近,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萨尔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深入理解人类基因组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250个荷兰家庭中鉴别出大型的DNA突变后,研究人员发现了基因组中部分DNA“暗物质”,相关研究或可帮助全球的研究人员对DNA突变体进行研究,并且利用相关研究结果更好地理解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