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大量摄入坚果、种子和植物油或能降低机体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风险
来自德黑兰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量摄入α-亚麻酸(主要存在于坚果、种子和植物油中)或与人群全因死亡风险降低有关,尤其是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研究发现调控玉米种子耐储性与萌发速度之间平衡的新机制
种子耐储性(耐老化)和种子萌发速度是衡量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是未解之谜。近期,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ZmAGA1 Hydrolyzes RFOs Late During the Lag Phase of Seed Germination, Shifting Sugar
研究发现植物种子铁含量关键基因
9月4日,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晁代印研究组题为NPF transporters in synaptic-like vesicles control delivery of iron and copper to see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鉴定到植物中铁运输关键基因NA
New Phytologist:种子可漂浮苏铁的演化历史研究中获进展
扩散如何影响植物的现代分布格局是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领域的热点科学问题。由扩散能力较强的媒介(如鸟类、风、洋流)介导的长距离扩散也被认为是岛屿植物区系演化和一些近缘植物类群间断分布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洋流作为自然界中最大规模的水体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不同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在海洋动物和具漂浮传播体的植物扩散传播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迄
研究人员揭示植物种子萌发的时间调控机理
种子萌发是开花植物生活史中的关键阶段,受到植物体内多种信号物质和外界环境因子的精密调控。植物种子只有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萌发,才能发育成正常植株。各种不利环境因子可诱导植物合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激素,从而抑制种子萌发过程。已有研究表明,ABA激素响应和种子萌发过程涉及一个十分复杂的信号网络,而相关生理反应的发生
研究揭示调控植物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新机制
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种族延续,与人类的食物来源息息相关。种子含有丰富的贮藏物质,主要类型包含油脂、蛋白质和淀粉等。种子蛋白是人类食物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农业生产中,种子蛋白的含量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紧密关联,此外,种子蛋白的含量还关乎种子的质量和寿命。因此,深入挖掘影响种子蛋白含量的关键基因,能够增强
种子见光萌发的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PIF1-miR408-PLANTACYANIN Repression Cascade Regulates Light-Dependent Seed Germin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种子在响应远红光而萌发中的一个关键调控通路。种子见光后解除
研究揭示调控植物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新机制
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种族延续,且与人类的食物来源息息相关。种子含有丰富的贮藏物质,主要类型包含油脂、蛋白质和淀粉等。其中,种子蛋白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农业生产中,种子蛋白的含量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紧密关联,此外,种子蛋白的含量还关乎种子的质量和寿命,直接影响农业上种子的保存和播种出苗率。因
兜兰种子木质素合成调控其萌发机制研究获进展
兜兰属(Paphiopedilum)是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属之一,其唇瓣特化成兜状或拖鞋状,故又被称为“拖鞋兰”、“仙履兰”等。兜兰属植物以其奇特的花形、丰富绚丽的花色和持久的花期,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尽管我国有丰富的兜兰属植物资源,但大部分种类由于在野生生长环境下繁殖困难,加之过度采挖和生长环境的破坏,已濒临灭绝。兜兰种子细小,且胚发育不
研究获得金钗石斛种子共生萌发有效真菌
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ey)具有观赏价值,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野外居群自然生长较为缓慢,加之生境破坏和人为过度采集,导致野生资源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金钗石斛物种资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组研究人员对其种子开展共生萌发研究。金钗石斛种子体积较小,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需要特定的真菌类群侵染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