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medcine:流感病毒感染引发新型抗原呈递机制

人类往往习惯利用二元论去解释世界,其中也包括免疫学家。当他们发现胞外的抗原在利用MHC-II进行呈递时需要在胞内体中进行,而利用MHC-I进行呈递时在胞浆中进行。这使得他们构建出一个长达30年的理论:凡是利用MHC-I

2015-10-14

荧光小鸡进行基因改造:有望抑制禽流感

这些发着荧光的小鸡看起来像是核事故的产物,但它们其实代表了禽流感研究的前沿。科学家将一种绿色荧光蛋白注入小鸡体内,使其在实验中更容易与其他鸟类区分开来。

2015-09-10

贵州禽流感患者曾密切接触禽类

贵州近日确诊的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现确认均与禽类有密切接触史,与两名患者密切接触者仍有52人未解除医学观察。 记者2月15日从贵州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获悉,今年2月7日和8日,贵阳市两名患者到医院就诊后,分别被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10日经确诊为人感染禽流感病例。21岁的女患者因病情危重于13日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31岁的男患者目前仍在紧急救治中。

2015-03-26

贵州52名与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 仍未解除观察

中新社贵阳2月15日电 贵州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15日披露,自2月8日贵阳市相继报告两例疑似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后,截至目前,贵州未再接到禽流感新疫情报告。 2013年2月7日和2月8日,贵阳市两名患者分别被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2月10日,经卫生部专家组和贵州省卫生厅专家组确认,两患者均为人禽流感病例。

2015-03-26

Nature&Science :争议H5N1禽流感病毒研究将重启

全球40名科学家23日分别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公开信,宣布将重启暂停12个月的一项曾引起争议的有关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但也有学者认为研究仍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不应重启。 《自然》杂志去年刊登一篇争议论文,描述了对尚未具备人际传播能力的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开展基因操作的实验,实验所获得的变异病毒因此可能具备人际传播能力。

2013-01-25

科学家提醒实验室研究流感病毒安全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5月20号的PLOS Medicine上提醒实验室注意高毒流感菌株外泄危险。

2014-05-24

Nat Commun:传染病: 禽流感管理的新途径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两篇论文报告说,血液中高水平的荷尔蒙“血管紧缩素-II”与禽流感患者的严重症状及随后的结果有关。这两项研究表明,“血管紧缩素-II”水平的药理降低会减轻小鼠的疾病症状。因此,这些发现可能为防止未来的流感疫情提供了一个生物标记和潜在治疗策略。

2014-05-18

PLoS Pathog:科学家发现IL-27可平衡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且降低肺部的损伤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阐明了IL-27在控制高致病性流感病毒感染者机体肺部组织病变中的作用,为开发以IL-27为基础的新型流感病毒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2014-05-11

Journal of Virology:新型抗禽流感药物可100%保护小鼠

2003年以来,愈来愈被人们所了解的H5N1禽流感病毒已使数百万的鸡鸭死亡,目前超过650人已被感染,死亡率达60%。幸运的是,该病毒还未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但是,一小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会打破这一平衡,从而导致疾病流行。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St. Jude 儿童研究院的一个调查小组已经开发出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已被证明100%可预防动物模型的两种病毒。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病毒学杂志》上。

2015-03-04

科学家开展了对新型猪流感病毒的监测

--随着季节性流感病例在美国各地的减少,近日来自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开始了对新一代流感病毒毒株的监测工作,这项工作是以对猪体内的流感病毒开始研究的,研究人员利用国立卫生研究所提供了资助进行了猪体内流感病毒的大量研究。

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