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JM:瓣周返是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主要缺陷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月26日在线发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Susheel K.Kodali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Susheel K.Kodali博士通过对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患者2年随访结果首次确认,哪怕只是轻度瓣周主动脉返流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

2012-11-18

Advan Mater:秦建华等微纳控细胞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微纳流控细胞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研究员领导的微流控芯片研究组(1807组)在微纳流控细胞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 生物相容性纳米纤维具有模拟细胞外基质成分,可实现细胞三维培养等重要功能。

2012-11-18

安捷伦科技推出全新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MP-AES)

2011 年 9 月9日,北京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隆重推出4100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MP-AES),该仪器创造性地使用空气运行进行元素分析。 4100MP-AES从根本上改变了科研人员进行元素分析的方式。该光谱仪使用空气即可运行,利用氮气产生等离子体,摒弃了实验室配置危险可燃气体和使用昂贵的气体。

2013-05-22

eLIFE:董梦秋等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调控机制获进展

2013年6月2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董梦秋实验室在《eLIFE》杂志发表题为“CAMKII and Calcineurin regulate the lifespan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hrough the FOXO transcription factor DAF-16”的文章。

2013-07-25

Cell Res:蒋华良等离子通道结构功能研究与药物设计获进展

GPCR和激酶等靶标存在较为明确的内源性配体结合口袋,其激动剂类药物一般是作用于该口袋,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模仿)内源性激动剂的功能。针对GPCR和激酶开展的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与这些受体和激酶不同,电压门控通道是被电压激活,没有明确的常规内源性配体结合口袋。确证激动剂的作用位点是电压门控通道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发现电压门控通道激动剂也进而面临很大挑战。

2013-07-25

离子密封干细胞培养袋获德国弗朗霍夫协会2013年技术奖

在再生医学临床和试验研究中,通常采用培养皿、培养瓶或生物反应器等手段培养干细胞,但因易污染而造成30%以上的培养物被废弃。位于德国布伦瑞克的弗朗霍夫薄膜和表面技术研究所与赫姆霍茨感染研究中心的医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携手开发了一种封闭的细胞培养系统,建立了稳定、均一、可重复的细胞生长环境,实现了无污染培养人体细胞。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