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PD:改善人iPSC诱导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方法有助治疗帕金森疾病

成纤维细胞去分化为全能性或多能性细胞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是治疗神经疾病的一种大有希望的细胞替换疗法。比如,人们使用人iPSC和小鼠iPSC产生改善帕金森疾病模式大鼠中症状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

2012-11-18

以发现精神疾病精确诊断方法

图片来自:人民网 中国科技网特拉维夫8月4日电 以色列贝尔谢巴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精神疾病自杀患者血小板数量比非自杀患者明显高,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为用简单的血液测试来预测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倾向提供了可能。

2013-08-07

精神疾病精确诊断方法 血液测试或可预测自杀倾向

以色列贝尔谢巴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精神疾病自杀患者血小板数量比非自杀患者明显高,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为用简单的血液测试来预测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倾向提供了可能。 人体的其他疾病一般可通过血液或其他生物标记识别,但至今为止,大多数精神疾病的评估,只能通过耐心的观察,它要求精神科医生或相关的医疗从业者长期跟踪检查病人的行为和其他外部症状,以确定病人是精神分裂、抑郁或双向情感障碍等。

2013-08-06

聚焦神经精神产业 北医健康产业园引领发展

"为整合神经与精神领域医药研发、医疗服务等优势资源,搭建产学研用相融合的服务平台,构建神经与精神领域的产业联盟",2012年12月18日,由北医健康产业园和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共同举办的"第112次生命科学前沿研讨会暨神经与精神卫生疾病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3-01-18

J Neurosci:揭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关键蛋白质

近日,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神经细胞如何向大脑“发电报”的内在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或许为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研究团队表示,如果轴突不能正常发育,这就会导致先天性疾病,如智力损伤等。

2012-11-18

JAMA:研究揭示H1N1疫苗接种后的出生缺陷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芝加哥–据7月11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两项研究披露,在检测接种A型流感(H1N1)疫苗后不良后果风险的研究中,在子宫内接触该疫苗的婴儿的严重出生缺陷、早产或胎儿生长受限风险没有明显的增加;而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疫苗接种后的4-8周中,成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罹患风险会有小幅的增加。

2012-11-18

JAMA:一些精神疾病存在着强烈的遗传选择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不同的进化机制可能解释着各种精神疾病的持续存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2013年1月那期JAMA Psychiatr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Fecundity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utism, Bipolar Disorder, Depression, Anorexia Nervosa...

2013-01-07

IJBCB:乙酰胆碱酯参与帕金森疾病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2012年12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 生化与细胞所张学军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cetylcholinesterase deficiency decreases apoptosis in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neurotoxin model

2013-01-05

JBC:移除特定蛋白质可有效缓解神经变性疾病

2012年12月31日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揭示了两种致命性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痴呆(FTD)发病的一些分子机理和科学定律,这就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2-12-31

美国目前正在研发119款用于精神健康疾病的药物

根据新的行业数据信息,美国生物制药公司目前正在开发119款用于精神和成瘾障碍治疗的新药。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发布的一项报告称,正在开发的产品要么正处于临床试验中,要么正由美国FDA进行审评。

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