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新研究揭示神经多样的起源

2019年5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皮层是一个复杂的大脑区域,它使我们能够感知世界并与周围的物体和生物相互作用。它可以执行的任务的多样性反映在组成它的神经元的多样性中。实际上,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几十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类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无数的电路,形成了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基础。这些神经元是从祖干细胞中产生的,祖细胞干细胞一个接一个地分裂和产生这些不同的细胞类型。但是,这些祖细胞如

2019-05-10

恢复神经性听力损失 小分子再生医学疗法初期临床结果积极

 日前,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Frequency Therapeutics宣布,其旨在促进听力恢复的研究性候选药物FX-322,在治疗稳定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tabl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的1/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恢复听力的积极结果。暴露于娱乐性噪音,或长期暴露于类似重型建筑工地或军事训练等许多专业环境中的噪音,或者重复暴露于与现代生

2019-04-11

研究发现刻画个体疼痛敏感性的神经指标

疼痛,是一件自然演化赠予人们的最宝贵却无人想要的礼物。没有它,人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防身利器,极可能在童年就不幸夭折[1];有了它,人们就面临着潜在的无尽痛楚,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可能性被慢性疼痛长期折磨[2]。虽然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疼痛,但有些人似乎完全不怕疼,“刮骨疗毒”也纹丝不动,而有些人则对疼痛极度敏感,针刚碰到皮肤就痛得直跳。除了日常观察以外,众多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

2019-02-05

周围神经痛新药!第一三共Tarlige(mirogabalin)获批治疗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NP)

2019年1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Tarlige(mirogabalin besylate)2.5mg、5mg、10mg、15mg片剂已获日本批准,用于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NP)的治疗。一般情况下,成人患者的初始剂量为5mg,每日口服2次,之后以至少一周的间隔逐渐增加5mg,直至15mg。剂量可根据年龄和症状在10mg和1

2019-01-17

J Cell Biol:基因突变如何诱发诸如帕金森等神经性疾病的发生?

2019年1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个基因的突变与帕金森疾病直接相关,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些基因突变是如何影响个体患上帕金森疾病的;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重点对一种诱发家族性帕金森疾病的基因突变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该基因能够编码一种特殊蛋白,而该蛋白能控制脂质在细胞器膜之间的转

2019-01-08

Nature:揭示大脑调节T细胞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机制

2019年1月10日/生物谷BIOON/---除了维持免疫耐受外,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在组织稳态和重塑中发挥着特殊功能。然而,大脑Treg细胞的特征和功能仍然是不清楚的,这是因为在正常条件下大脑中存在少量的Treg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近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发生缺血性中风后,大量的Treg细胞在小鼠大脑中堆积,这促进了

2019-01-10

Sosei进行首例实验神经退行性药物试验

 日前,日本生物医药巨头Sosei宣布,第一位受试者已服用旗下研发的药物HTL0014242,这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化合物,此次试验将测试该药物减缓神经变性的能力。此次第一阶段临床研究标志着Sosei公司新的内部临床研发计划的开始,主要针对的是精神疾病和神经疾病。谷氨酸是人类神经系统中最丰富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谷氨酸信号传导和mGlu5的改变与一系列神经精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HTL00

2018-12-14

放射核素疗法!诺华Lutathera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近80%

2018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近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18年欧洲肿瘤医学协会会议(ESMO2018)上公布了肿瘤学新药Lutathera(lutetium Lu 177 dotatate)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NETTER-1一项新的分析结果。NETTER-1研究在接受标准剂量的最佳支持护理药物Sandosatin(30mg,每4周一次)

2018-10-22

TJAR:膝盖手术后的慢性疼痛或许与神经元损伤有关!

2018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患者经常在膝盖手术后往往会经历严重的慢性疼痛。尽管认为这种疼痛是由于对小神经的损伤,但迄今为止没有得到影像学的直接证明。由MedUni维也纳生物医学成像和图像引导治疗部的放射学家Georg Riegler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小组进行的两项研究现已成功地证明了大腿前部和内侧以及膝盖周围的这些微小,敏感的皮肤神经对慢性疼痛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现在可以进行

2018-10-09

研究揭示跨期决策的神经网络具有获得-损失不对称

  日常生活中,诸如教育、投资和储蓄等决策行为,都需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结果之间进行权衡,即跨期决策。人们通常会根据结果的延迟时间长短,对结果进行“折扣”。但是,人们对未来获得(如年终奖)和未来损失(如贷款利息)的时间折扣程度并不一致:前者通常大于后者,这就是跨期决策中的获得-损失不对称效应。该效应提示,跨期决策的获得和损失可能涉及不同的神经机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

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