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首次发现“社会型”染色体

有的红火蚁种群只有一个蚁后,有的则有多个蚁后,近日研究人员在红火蚁体内首次发现了决定社会行为的“社会型”染色体,揭开了这一现象背后的遗传学成因,也为红火蚁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红火蚁的种群有两种类型,一种严格只有一个蚁后,另一种拥有数百个蚁后。

2013-01-17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简介

基金简介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源自2011年6月15日由著名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大爱清尘 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是专项救治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缺失救助与关心的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的公益基金。基金由新浪网、腾讯网、搜狐公益、支付宝公益、天涯公益等机构核心支持,2012年3月,经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批准成为独立基金。

2014-04-11

PNAS:社会因素影响对触摸的感知

6月4日,刊登在PNAS上的一篇文章中,科研人员发现了社会和触觉信息帮助人类大脑处理触觉,这可能解释了当一个人提供的肉体爱抚被认为是有吸引力的或是可憎的时候所引发的矛盾的感受。 Valeria Gazzola及其同事检测了18位健康的异性恋男性在女性研究参与者轻柔地抚摸他们的腿的时候的大脑活动。这些男性无法看到这些女性,但是认为抚摸者是有吸引力的女性或者是另一位男性。

2012-11-18

PNAS:社会地位影响猴子的基因表达

4月9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ocial environment is associated with gene regulatory variation in the rhesus macaque immune system,”,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社会地位影响猴子的基因表达。 科研人员发现社会地位可能直接影响猕猴群的免疫基因的表达。

2012-11-18

Nature封面:社会奖赏编码的神经机制

本期封面所示为进行社会性游戏的巢鼠(禾鼠)。人们此前一直不知道社会奖赏编码背后的神经机制,尽管需要增强适应性社会互动来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的行为。Robert Malenka及同事在本文中报告说,在小鼠伏隔核中,肽激素“后叶催产素”对于向“中等多棘神经元”上的激发性传输的社会性增强和一种形式的突触前长期抑制来说都是所必需的。

2013-09-16

Cell:科学家发现与时差反应相关基因

大多数人坐飞机长途旅行后都会有时差反应。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阻碍人体生物钟重新调整的基因,也许不久就能研发出可帮助人们消除痛苦的时差反应的药物。 当旅途穿越3个以上时区时,人们就容易出现时差反应。长途旅行时,我们眼中特殊的感光组织能够感知到变化,同时促使体内生物钟随当地时间调整。但生物钟每调整一个小时,人体就需要适应一天,结果便会连续几天出现不适反应,比如疲劳、失眠等。

2013-09-02

Nat Commun:白蚁基因组揭示了社会组织的遗传基础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湿木白蚁的完整基因组序列。这项研究显示,基因可能曾影响了白蚁种群中复杂社会结构的发展,同时它也为这些基因在白蚁和密切相关的物种中是怎样演化的提供了见解。

2014-05-20

首个白蚁基因组被成功破译 为社会性昆虫进化研究提供新线索

与蚂蚁和蜜蜂一样,白蚁也是社会性昆虫的一员。在白蚁的社会等级和生殖分工中,仅有少数的个体(称作蚁后和蚁王)拥有生殖能力,其它个体(工蚁和兵蚁)则从事觅食、保育或者防御等非生殖类的工作。社会性的群体生活

2014-05-25

Science:激素血管加压素与时差有关联

据在小鼠中的一项新的研究披露,从时差中恢复的速度可能是由脑中的叫做血管加压素的激素决定的。当身体内的生物钟与环境的明暗周期不同步时会产生时差所致的疲劳及其它症状。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意识到这个系统的存在,因为它与环境的明暗周期完全同步,但快速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会让我们的内部时钟去同步化。人们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这种现象仍然知之甚少。

2013-10-08

PNAS:后叶催产素和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功能

一项研究发现,一剂后叶催产素激素可能激活与社会互动有关的大脑区域。

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