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发现细菌的“社交”秘密
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学家们最近发现那些看上去十分低端,单一化的细菌事实上十分复杂。它们拥有精密的社交方式以及类似于电信号传导一样的通讯功能,就像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
专访美女总监Susanne Roederstein: 创新的一次性澄清技术,高效连接上下游工艺
【编者按】随着国内外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生物工艺技术被引入到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培养规模化、培养密度和表达量的快速提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上游技术的快速发展,却为
“旋转木马”上的蛋白质:昼夜节律和生理节律的连接点
有研究从分子原子层面,掀开了生理节律机制神秘面纱的一角。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地球每天的自转周期(20小时)被“编码”进了KaiC蛋白的原子层面结构。KaiC是蓝藻中的一种蛋白质,直径大小为10nm。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有关生物钟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生物钟的生理节律是如何决定的?而且该研究对于未来发展针对生理节律紊乱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Medidata推出开源连接器连接Apple®ResearchKit和Medidata Clinical Cloud®
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临床研究领域云解决方案供应商Medidat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DSO)宣布完成开发将Apple ®ResearchKitTM连接到Medidata Clinical Cloud®平台上的开源连接器(open-source connector)。这机
Nature communication:E3连接酶抑制ERK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干性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缅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张令强:HECT类泛素连接酶Smurf1的激活、灭活机制及其疾病相关性研究
2015年6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6月4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蛋白质修饰与降解论坛"在上海波斯特大酒店隆重开幕。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的张令强研究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做了题为"HECT类泛素连接酶Smu
社交媒体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预测疾病爆发?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埃博拉发展成为流行病之前,一款每日搜索并抓取政府网站、社交网络和当地新闻报道的软件HealthMap已提前9天识别出这种“神秘的出血热”疫情。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这些通过社交
Cell death& differ:类泛素化E3连接酶调节小鼠造血功能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ufm1连接系统的E3连接酶RCAD/Ufl1对于调节造血干细胞功能及小鼠造血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细菌扩散的微观“社交网络”
近期,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在引发感染的过程中彼此互相协作的分子机制,这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可能传播给人类的动物疾病。
JBC:两种泛素连接酶引起生长激素受体内化
受体内化是指受体蛋白通过质膜凹陷从而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内化后受体失活,信号转导过程中断。生长激素受体(GHR)的内化是一个高度调节的过程,该过程依赖于多聚泛素连接酶Skp Cullin F-box (SCFβTrCP)的结合及其酶活性的大小。近日,荷兰乌德勒支大学Ger J. Strous等人发现,UBC13以及HSP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对生长激素受体内吞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