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食药监:品种维C银翘存安全性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3-06-19

PLoS ONE:SH3结构域的络氨酸磷酸化机制

SH结构域(Src homology domain)是一种真核生物蛋白结构域,能够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残基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多蛋白的复合物来进行信号转导。SH3结构域是最初在Src(一种癌基因)的研究中鉴定到的蛋白组件,它能够识别富含脯氨酸和疏水残基的蛋白质并与之结合,从而介导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SH3结构域参与了多种细胞内生化反应,包括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及细胞运动。

2012-11-18

Mol Cell Proteomics:四膜虫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特征研究获进展

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为了迅速感知并应对细胞内外环境变化,细胞通常借助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来进行信号传导和对蛋白质功能、亚细胞定位等的调节。

2013-11-15

复方甘草几乎绝迹

复方甘草片,很多市民打小就熟悉的一种褐色小药片,其实已经在市面上消失很久了。

2014-04-10

默沙东Noxafil缓释获FDA批准

默沙东Noxafil缓释片获FDA批准,适应症为:因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而具有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高风险的13岁及以上患者。

2013-11-27

J Neurosci:降低磷酸化蛋白1水平减少β-淀粉样蛋白毒性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在Marco Prado博士的带领下,Western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已经确定大脑试图保护自己免受阿尔茨海默氏病(AD)毒性蛋白影响的机制。 Prado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对有关朊蛋白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发现,β-淀粉样蛋白肽的毒性是AD的主要元凶之一,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肽与朊蛋白相互作用,可以减少其毒性。

2013-10-16

JIPB:张玲等揭示蒟蒻薯属植物苞的发育与进化

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张玲博士等研究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Bracts and Bracteoles in Tacca (Dioscoreaceae)。”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该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有花植物繁育系统的多样性与形成机制及其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11-12-08

研究显示抗疟药氯喹的新用途

据悉,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抗疟药氯喹将会提供一个针对炎症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和某些癌症的新治疗策略的蓝图。 几十年来,氯喹和其衍生物阿莫地喹已被用作抗炎药来治疗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但氯喹影响免疫系统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通过提供对这些基本功能的认识,研究人员现在可能有必要的工具,以开发针对大量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措施。

2011-07-29

Dtsch Arztebl Int:磷酸盐添加剂摄入过多会引发健康问题

磷酸盐是几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它是磷酸的盐,在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地质化学上是很重要的物质。 目前,我们所食用的大多数快餐食物中都添加了磷酸盐添加剂。游离的磷酸盐会在胃肠道中完全被吸收,早期研究提示磷酸盐会损害血管,加速血管老化进程。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