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蛋白质组和磷酸化组分析揭示化疗药物耐药性和糖酵解过程的联系
景杰编者按: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好、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在对癌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肿瘤对靶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却是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耐药性产生的机理是当前癌症研究的热点之一。
《细胞》报道没有磷酸盐也能有生命
生命起源的一个大秘密是,在没有磷酸盐的早期地球上,磷酸盐如何成为遗传和细胞新陈代谢机制的基本建构模块。近日,刊登于《细胞》期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使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解开了这个古老谜题,数据证据显示
上海生科院发现胞外信号通过ERK激酶磷酸化Lin28调控P19细胞增殖及分化
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组题为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Phosphorylate Lin28a
研究发现胞外信号通过ERK激酶磷酸化Lin28调控P19细胞增殖及分化
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组题为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Phosphorylate L
Cell Rep:靶向癌细胞内一种磷酸酶或可治疗癌症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影响肿瘤生长的一个新机制。肿瘤内部缺氧环境不仅能够刺激增殖还会影响PHD2这种蛋白使其无法发挥“癌细胞杀手”的功能。研究人员发现想要重新恢复PHD2的功能可以通过阻断PP2A/B55这种酶的作用,进而延缓肿瘤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
<终极对决>预告片官方发布,主演Phil S. Baran 和 Jin-Quan Yu余金权
Phil S. Baran教授是一位有机化学科学家,他一反传统的“从头合成”方式,运用“全合成”实验新理念,在实验室重现药理相关的趣味化合物。Baran教授的研究不仅提高我们在大量药物和材料基础结构的合成能力,而且还加强了有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知识的了解。
抗疟疾神药氯喹或能有效治疗癌症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Markey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氯喹或能够有效治疗转移性癌症患者。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发现,氯喹能够诱导小鼠模型和癌症患者机体中肿瘤抑制蛋白Par-4的分泌,而蛋白Par-4的分泌对于肿瘤细胞死亡以及肿瘤转移的抑制非常关键。
新研究揭开了二磷酸盐为骨折背的“黑锅”!
过去关于成骨不全症(OI)的研究表明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二磷酸盐可能与非典型股骨骨折有关。然而一项关于119名儿童的最新回顾性研究却表明这类骨折与OI的严重程度相关,与使用二磷酸盐无关。
中国学者发现磷酸化p38α在蛋白酶体损伤中对细胞存活的重要作用
近日,国际神经生物学重要学术期刊Molecular Neuro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Central Role for Phosphorylated p38α in L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