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治疗结肠癌的新途径

一个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细胞生物学家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已经发现一个结肠癌的新见解,其中结肠癌是美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此项研究给诊断和治疗此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途径。 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Frances Sladek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Graham Robertson带领,该研究团队分析了约450个人结肠癌样本,并在近80%的样本中发现名为HNF4A的基因突变体失去平衡。

2012-11-18

NCB:两华人科学家同时发现能量水平对肿瘤抑制关键途径的调控作用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同时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陈俊杰教授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管坤良教授两位华人科学家研究组关于AMPK调控Hippo信号通路的两篇最新文章。

2015-03-16

Cell Metab:Wip1磷酸酶敲除有助减肥

在西方国家,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占死亡率的1/3,其分子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近日,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敲除Wip1磷酸酶基因可改善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论文发表在7月3日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Wip1磷酸酶是Atm信号途径中的一个分子,它在脂肪聚集和动脉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Wip1敲除的小鼠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都得到改善。

2012-11-18

Biotech Biofu:李寅等揭示将ABE发酵转变为IBE发酵的新途径

以生产丙酮、丁醇等溶剂为特征的ABE (Acetone-Butanol-Ethanol)发酵工业,曾经是仅次于乙醇发酵的全球第二大发酵工业。在ABE发酵的三种主要产品中,丁醇的价格最高,然后是丙酮和乙醇。因此,丁醇市场价格的波动对ABE发酵的经济性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石化丁醇的价格一直停留在低位,使得ABE发酵的经济性难以和石化丁醇竞争。

2012-11-18

Reddy医药公司在美上市防治药物注射用唑来磷酸

印度医药公司Reddy实验室在美国市场发布注射用唑来磷酸,规格为4mg/5ml,这种药刚刚获得美国食品药监局(FDA)的仿制药新药申请。 注射用唑来磷酸是仿制诺瓦医药公司的Zometa注射剂。 Zometa主要用于帮助骨髓瘤、前列腺癌患者治疗骨质疏松。 Reddy公司是一家提供原料药、仿制药、定制医药服务和新化学实体的公司。

2013-04-02

Plant cell:磷酸化转录因子,调控植物防卫基因诱导表达

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证实,MPK3/MPK6通过磷酸化一个ERF转录因子,调控了植物防卫基因(Defense Gene)诱导表达和真菌抗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的植物学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密苏里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张舒群(Shuqun Zhang)教授,其现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计划”专家。

2013-03-27

J Virol:磷酸化调控流感病毒复制的机理研究获进展

病毒蛋白的磷酸化修饰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A型流感病毒基因编码的14个病毒蛋白中,除了新发现的PB1 N40,PA-X和M42蛋白外,其余11个病毒蛋白被认为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或者在病毒颗粒里存在磷酸化修饰的形式,包括了RNA聚合酶PA,PB1和PB2蛋白,核蛋白NP,两个表面抗原蛋白HA和NA,非结构蛋白NS1,核输出蛋白NEP,PB1-F2蛋白,以及两个基质蛋白M1和M2。

2013-06-19

细胞移植、基因疗法或开辟艾滋病治疗新途径

2007年,蒂莫西·布朗在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时,意外地治愈了艾滋病,成为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患者,因为他幸运地移植到了非常罕见的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科学家希望通过细胞移植或基因疗法研究,开辟艾滋病治疗新途径。

2012-11-09

Mol Cellu Biol:李林等揭示泛素连接酶ITCH负调控Wnt途径的分子机制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林研究组的研究论文“The E3 Ubiquitin Ligase ITCH Negatively Regulates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by Targeting Dishevelled Protein”...

2012-11-18

J Bacteriol:揭示绿脓杆菌绕过信号分子c-di-GMP途径装配IV型菌毛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Bacteriology上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ype IV pilus assembly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ver a broad range of c-di-GMP concentration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铜绿假单胞菌可以绕过c-di-GMP信号分子来合成IV型菌毛。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