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贴能有效杀死癌细胞

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日前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利用热量和化疗药物同时攻击癌细胞的磁贴。在实验中,这种磁贴成功地诱导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高效凋亡。 鳞状细胞癌属于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一种,可发生于较多的组织和器官,90%以上的食道癌、80%以上的宫颈癌和30%以上的肺癌属于鳞状细胞癌。 目前治疗这种癌症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

2015-03-26

国内首创高效加载藻水分离站问世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与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的氮磷藻磁聚移出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每小时处理100立方米污水的高效磁加载藻(污)水分离站。这项成果通过半年时间运行,对藻细胞、总磷等去除率均超过90%。中科院、中科大以及环保部门的权威专家日前通过了对这项成果的技术鉴定。

2015-02-16

AEM:潘永信发现淡水环境中合成胶黄铁矿小体的趋细菌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地磁场磁力线方向运动的微生物,在细胞基因严格调控下矿化合成纳米级(几十到上百纳米)、尺寸均一、化学纯度高、链状排列的磁铁矿(Fe3O4)或胶黄铁矿(Fe3S4)磁小体,是生物地磁学与生物矿化研究的模式微生物。趋磁细菌广泛分布在湖泊、海洋和泻湖等环境中,磁小体不仅是沉积物中磁信号的载体,而且在自然界的铁、硫、碳、氮等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3-04-23

MicrobiologyOpen:潘永信等发现生长温度影响趋细菌数量和种群多样性

说明:不同温度下趋磁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树(A)和群落相似性的主坐标分析(B),a、b和c表示同一温度下的三个平行样品。从图中可以看出,37°C下趋磁细菌的种群多样性与其余温度下的样品明显不同。

2012-11-18

刺激光明穴产生脑组织电信号的变化

中国河北工业大学所在课题组进行关于针刺、电刺激和磁刺激的一项研究,利用磁刺激线圈对正常人体左侧光明穴(GB37)进行重复脉冲磁刺激并观测脑电信号,与非穴位点磁刺激的脑电信号进行对比,并同时对比磁刺激光明穴前、中、后视觉刺激产生的脑电信号差异。

2014-05-18

Geochem Geophy Geosy:趋细菌小体链各向异性及岩石磁学等指示意义

趋磁细菌是迄今确证唯一能执行生物控制矿化和利用地磁场的原核微生物。

2013-12-17

麻醉或将为手术者提供更精确麻醉方式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验证了一项利用磁纳米颗粒精确定位并实施麻醉的新方法。

2014-04-22

Microbiol:肖天等发现一种新海洋多细胞趋原核生物

近日,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发表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肖天研究员课题组与法国科学院吴龙飞教授课题组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展了海洋趋磁微生物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研究人员在我国黄海潮间带沉积物中发现一种新的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菠萝型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pineapple-like MMPs)。

2012-11-18

NRR:重复经颅刺激改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幻觉症状

重复经颅磁刺激具有非亲侵入性、无痛性特点,是目前治疗各种神经精神障碍患者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之一。

2013-12-10

刺激大脑能控制情绪

科学家揭示,磁刺激脑部可影响人的情绪。一项关于磁刺激(TMS)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大脑皮层前半部分不活跃时,人们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专家们相信这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如极不愿意参加派对的一些社会焦虑症症状。大脑皮层帮助我们回忆往事以及关注细节。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首次证明磁刺激(TMS)通过改变脑部的磁场可短暂地影响大脑的一些活动。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