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dv Funct Mat:新型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可有效改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疾病的检测能力

近日,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颗粒,其可以被注射入患者体内并由磁场来控制,一旦其位置得到固定,那么该颗粒就可以激活丁香杀灭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或者释放特殊药物之患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2014-06-21

PCCP:吴爱国等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研究方面获进展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辐射、安全、灵敏的影像检测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中最重要的影像技术之一。MRI造影剂主要是通过改变组织中氢质子周围的局部磁场,缩短氢质子弛豫时间,并利用不同组织中氢质子浓度不同导致弛豫差别,可进一步提高对病变组织的分辨率。

2012-11-18

磁共振成像显示:偏头痛患者大脑皮层多有畸变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偏头痛患者的数量超过3亿人。先前对偏头痛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萎缩与疼痛信号的加工有关,可能与这些区域具有的慢性刺激特性有关。 先前的多数研究都是建立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上,它可对大脑皮层的体积进行估计。而在最新的研究中,意大利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表层的MRI(核磁共振)来测量大脑皮层的厚度。

2013-04-08

髓母细胞瘤的3.0T 1H 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加权成像分析

髓母细胞瘤患者小脑蚓部促结蹄组织增生性MB伴鞍上池脑脊液转移. 方块处代表选取体素和测量ADC值的感兴趣区,箭头所指代表鞍上池脑脊液转移病灶。 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是目前惟一无侵袭性检测活体代谢物信息及生化改变的方法,扩散加权成像能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运动,二者结合能有效评估髓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性及其生物学行为,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2012-12-13

Ann Surg:HR状况与HER2靶向药物影响核磁共振成像准确性

即将于2013年1月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发表了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院Hyeong-Gon Moon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针对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准确性是否受原发性乳腺癌相关分子特征以及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的药物影响进行了考察。

2013-01-03

Radiology:可进行早期冠心病检测的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

2012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者使用了新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清晰地识别出了冠状动脉壁的增厚现象,冠状动脉壁增厚是冠心病(CAD)发病的早期症状,这项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Radiology上。

2012-11-18

FDA批准新的磁共振造影剂Dotarem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像

2013年3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Dotarem(多它灵,gadoterate meglumine,钆特酸葡胺)用于2岁以上人群中大脑、脊椎和相关组织的磁共振成像(MRI)。 作为一种以钆为基础的造影剂(GBCA),本品有助于放射科医师看清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图像异常。

2013-03-28

Arch Neurol:新型多光谱磁共振成像计算PD患者黒质体积

帕金森病理发展的轨迹探索的研究仍在进行中。近期,一项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帕金森病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部(SNc)神经变性早于基底前脑(BF),并且建立了一种新型多光谱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追踪PD变性的生物学标志物。

2012-12-20

快速磁共振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医学成像技术中功能最强大、技术门槛最复杂的技术之一。然而,相对其它成像模态(CT、超声)存在数据采集速度较为缓慢(较长的扫描时间)的缺陷,比如在动态成像时造成分辨率不够、容易产生运动伪影等,制约了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梁栋课题组针对这一瓶颈问题,致力于研究基于稀疏采样理论的快速磁共振成像方法。

2014-04-24

Lancet:磁共振成像检查冠心病效果更佳

近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刊登了英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E-MARC): a prospective trial。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