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莲子心黄酮苷合成的分子机制

   黄酮碳苷是类黄酮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广泛的生理活性和显着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已对一些植物来源的黄酮碳苷进行了结构鉴定,但对黄酮碳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莲(Nelumbo),又称为荷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生植物,其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皆可入药,但药效不同。

2021-02-04

研究提出高效低毒抗菌纳米酶的构建策略

  细菌抗药性的出现与扩散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然而,新型抗菌物的研发却相对滞后。为有效应对细菌抗药性问题,亟需开发新型抗菌物和抗菌疗法。纳米酶是一类具有酶一样高效催化性能的无机纳米颗粒。其中,可以模拟氧化酶、过氧化酶等原位催化生成活性氧物种的纳米酶,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菌剂。活性氧物种能通过氧化作用同时破坏多种对细菌细胞正

2021-02-08

《自然·材料新闻》生物打印水凝胶类器官,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Zev J. Gartner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 News&Views》上发表Guiding tissue-scale self-organization一文。该文观点评论解析如下:要点:一种生物打印方法,利用形成类器官的干细胞作为水凝胶中的活泼墨水,可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产生更现实的胃

2021-02-05

超小氧化铁纳米颗粒放大肿瘤成像信号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课题组在利用乏氧组装的超小氧化铁纳米颗粒放大肿瘤的荧光和磁共振成像信号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ypoxia-Triggered Self-Assembly of Ultrasmall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to Amplify the Imaging S

2021-02-01

Mol Pharma:纳米药物有助于治疗胰腺癌

堪萨斯市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和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纳米载体的方法来输送胰腺癌药物,这种方法可以使疾病的防治变得更加容易。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Molecular Pharmaceutics》杂志上。 研究作者Sushanta Banerjee博士是堪萨斯州弗吉尼亚州和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员,他解释说,这项技术具有极大改善退伍军

2021-01-29

纳米抗凝剂研究获进展

  透析环路中产生的凝血反应是急慢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出现的一种问题。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常用于临床血液透析过程中,但具有不良反应;而其解毒剂鱼精蛋白具有一定的毒性。开发出高效、可控、安全的抗凝剂用于透析,是临床实践的重大需求。与直接清除循环系统中的抗凝药物相比,利用解毒剂对其活性进行控制是一种更安全的调控方法。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

2021-01-20

喀斯特稻田土壤微氧生物亚铁氧化耦合同化及砷固定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研究

2021-01-14

Science子刊:利用粘液惰性纳米悬浮剂有望阻止早产

2021年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针对小鼠和人类细胞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发出一种有效地预防早产的方法。这种通过阴道递送的疗法含有纳米大小的药物颗粒,可以轻易地穿透阴道壁到达子宫肌肉,防止它们收缩。如果在人类中被证实有效,该疗法可能是预防早产的临床选择之一。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建议将

2021-01-18

基于稀土纳米荧光探针实现唾液肿瘤标志物即时检测

  早期准确、灵敏地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于降低其死亡率十分重要。人体唾液中含有几十种生物标志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电解质和激素等,可提供有关口腔和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因此唾液检测在癌症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唾液检测的显着优势在于安全无创地收集唾液,减少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此较适用于现场即时检测(POCT)。然而,由于

2021-01-14

Science:新研究揭示多价纳米抗体可阻断SARS-CoV-2感染并抑制突变逃逸

2021年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德国波恩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鉴定出并进一步开发了针对SARS-CoV-2冠状病毒的新型抗体片段。这些称为 “纳米抗体(nanobody)”的抗体片段比经典抗体更小,能更好地穿透组织,并能大量生产。这些研究人员还将这些纳米抗体组合成可能特别有效的分子,同时攻击这种病毒的不同部位。这种方法可能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