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中枢细胞外囊泡递载circSCMH1促进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卒中动物模型功能修复研究获进展
脑卒中是中国人群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70%-85%。目前对于缺血脑卒中疾病的病理及修复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也缺乏脑卒中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有效药物。日前,东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姚红红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红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中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细胞外囊泡
在体内利用碱基编辑器让隐性遗传性耳聋小鼠恢复部分听力
2020年6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当Wei Hsi Yeh还是一名年轻的本科生时,她的一位男性好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正常听力变成了全聋。他当时29岁。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失去听力,医生至今也不知道。Yeh上个月刚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她的好友失去听力让她感到沮丧和恐惧。她的研究生生涯致力于解决听力丧失背后的巨大遗传之谜。在美国,每8个
The Lancet Oncol:阻断癌细胞DNA修复的特殊药物在首个卵巢癌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巨大作用潜力
2020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发现,一种靶向作用特殊蛋白(癌细胞需要这种蛋白来维持其生长和分裂)的药物当与化疗联合使用在治疗常见卵巢癌上或能表现出一定的治疗前景。图片来源:CC0 Public D
Nature:肿瘤代谢产物阻碍DNA修复!原因在于局部染色体信号扰乱!
2020年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19世纪末,在光镜下检测到的染色体异常揭示了一种大规模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导致某些类型癌症的染色体数目异常。不久之后,生物化学家Otto Warburg观察到,肿瘤细胞倾向于使用与正常细胞不同的葡萄糖和能量代谢途径。我们现在知道,基因组不稳定和代谢改变是大多数肿瘤细胞的两个共同特征。基因组不稳定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研
中国学者开发新型单碱基编辑工具,显著降低基因编辑脱靶效应
北京时间5月18日晚间,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团队的一项研究,题为“A rationally engineered cytosine base editor re
干细胞在皮肤损伤修复、癌症和皮肤稳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0年5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Skin in the Game: Stem Cells in Repair, Cancer, and Homeostasis”的综述文章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概述了干细胞在皮肤损伤修复、癌症和稳态维持等方面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者Elaine Fuchs因发现成体皮
“减少损伤+加强修复”!百时美施贵宝多发性硬化新药:口服S1P受体调节剂Zeposia获美国欧盟批准
Zeposia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有活动性疾病的RRMS患者的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
Lynparza(利普卓)获美国FDA最新批准,治疗同源重组修复(HRR)突变前列腺癌(mCRPC)
Lynparza是唯一一个在BRCA1/2或ATM突变mCRPC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亚群中与恩扎卢胺或阿比特龙相比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的PARP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