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禾本科BEP分支及近缘物种比较研究新进展
BEP分支——即竹亚科 (Bambusoideae)、稻亚科 (Ehrhartoideae) 和早熟禾亚科 (Pooideae),是禾本科 (Poaceae)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近十几年以来,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BEP分支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存在争议。值得欣喜的是,近两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支持竹亚科和早熟禾亚科具有更近缘的系统关系。
New Phytologist: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物种形成和居群演化机制探讨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导致的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进而对该地区生物类群的起源与演化产生了极大影响。更新世以来冰期和间冰期的反复作用,进一步影响到该地区物种的分化、迁移和扩散。
澳洲发现新物种:粉红蛞蝓和肉食性蜗牛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澳大利亚偏远山脉地区最新发现两支新物种,体型较大的荧光粉红色蛞蝓和一种肉食性蜗牛。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 左图是Triboniophorus graeffi蛞蝓,右图是肉食性蜗牛 栖息两种新物种的卡普塔尔山脉丛林 粉红色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肉食性蜗牛则以素食蜗牛物种为食...
Ann Inter Med:揭示颈部药物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2012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年有超过200个病人在通过脊髓硬膜外注射药物甲泼尼龙后被诊断出患有真菌性脑膜炎。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对于该病症提出了详细的临床护理、降低发病风险等措施。
PLoS Biol:一种具有抗肿瘤前景的常用抗真菌药物
2012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一项最新在老鼠动物模型试验中的研究证实一种已经被批准的并被使用了几十年的仿制药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药物,其通过破坏肿瘤的血液供应来使得肿瘤体积缩小。噻菌灵是一个通用的又美国FDA批准的廉价抗真菌的药物,其是一种口服药,已临床使用超过40年。截至目前为止,该药物并为用来来治疗癌症。
T2 Biosystems融资四千万美元 开发检测真菌新方法
美国东部时间3月28日,T2 Biosystems宣布完成了由高盛集团牵头的四千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此次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开发检测念珠菌类真菌的手段。除此之外,其他资金也会用于开发T2 Biosystems的其他分子、免疫和稳态的检测方法。 T2 Biosystems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Lexington市,成立于2006年,以其T2MR技术而著称。
:发现牛肝菌新物种
牛肝菌(boletes)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不少种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部分种是有名的毒菌,多数种是树木外生菌根菌。该科真菌形态多样、结构繁杂、分布广泛、平行进化与趋同进化并存,系统亲缘关系复杂,分类困难,食用物种和有毒物种容易混淆而导致毒菌中毒。
NEJM:揭示被污染的甲泼尼龙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2012年10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真菌性脑膜炎发病案例在美国持续地增长,医生们面临着如何提供早期的疗法来治疗患者,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J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报道了真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抗真菌性脑膜炎的相关疗法。
Molecular Ecology:两栖类研究揭示影响中国南方山区物种遗传结构主因
古地质和古气候变迁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例如,影响北美洲和欧洲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然而中国南方孕育着复杂的地形,第四纪时并没有发育大规模的冰川,气候波动对于该地区生物的影响希待探究。另外,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造成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和水系的巨大变动。
AFM:真菌纳米粒子具有免疫刺激及抗肿瘤潜力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A. oligospora)是一种扑食线虫性真菌,以营养菌丝特化形成的捕食器扑食线虫为生。 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张明军(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A. oligospora产生的纳米粒子具有刺激免疫系统及杀死肿瘤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