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发光真菌

 发光生物是自然界的奇妙创造,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界均有一些发光的种类。海洋中发光水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水母发光蛋白原理已见科学报道。全球已知有97种生物发光真菌类群。发光真菌依靠荧光素酶而发光,当萤光素在有氧的情况下被萤光素酶催化而发生反应时,会从其子实体或菌丝发出光。在医学、农业与生态环境传感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生物发光真菌受到关注。真菌发光

2020-09-08

全球红豆杉属植物物种分化与时空演化历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红豆杉属(Taxus L.)隶属于红豆杉科,因其树皮和枝叶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过去30年间,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欧亚大陆该属植物的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部分地区的种群甚至已经绝灭。我国将该属的全部物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部分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0-09-09

研究揭示产毒动物种内竞争的靶标切换机制

 动物的生存适应面临着来自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挑战,需要与物种和环境进行密切互作。在物种互作中,动物尤其需要通过种内和种间的竞争来获取生存资源。产毒动物主要依赖其毒液进行物种互作,它们拥有通过亿万年进化而来的毒液系统,主要依赖毒液成分的生物学功能来进行种内和种间竞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毒液介导的种间竞争机制,例如科研工作者发现河豚毒素TTX、蝎

2020-08-29

PNAS:新研究揭示许多动物物种可能易受SARS-CoV-2感染

2020年8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并不是唯一面临SARS-CoV-2潜在威胁的物种。他们通过基因组分析比较了这种病毒在人体中的主要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410种不同种类的脊椎动物中的作

2020-08-26

通过摄入生酮饮食或能帮助降低肠道真菌所诱发的阿尔兹海默病风险!

2020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题为“Gut mycobiom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diet, gut bacter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markers in subjec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

2020-09-04

红脂大小蠹-伴生真菌入侵共生体系维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在入侵种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定的微生物与入侵害虫形成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提高其在入侵地的适应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资源上的竞争,形成相互拮抗作用。营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维持昆虫-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有关其机制的研究不多。红脂大小蠹是一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1999年起,陆续在山西、河北、河南、陕

2020-08-25

PLoS Pathog:抗真菌疫苗有助于保护葡萄球菌感染

近日,来自Cedars医学研究中心的David Underhill博士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使用由包含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蛋白的真菌颗粒组成的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可以保护小鼠免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020-08-22

海绵共附生毛球腔属真菌活性代谢产物及降脂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海绵是多孔滤食性无脊椎动物,是大量海洋微生物的栖息地,是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自身物理防御差,海绵共附生的微生物往往能够产生活性代谢产物来协助海绵抵抗捕食者,这些代谢产物结构独特,生物活性丰富,是海洋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刘永宏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

2020-08-07

研究发现跨物种机器学习可提升精神疾病磁共振影像诊断准确性

 6月17日,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期刊在线发表题为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for Human Autism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from a Primate Genetic Mod

2020-06-17

国际科研团队发现危害冷杉的植物病原真菌物种

 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网站报道,该分院林业所与瑞典、捷克的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危害冷杉的植物病原真菌新物种,最初的病灶于2006年在东萨彦岭发现,而此次发现的冷杉溃疡症状出现在其西部几百公里之外。为避免冷杉林的大面积枯死,科研团队呼吁尽快开展病原真菌新物种的研究,研究其传播状况,评估对其他针叶树种的风险。相关成果发布在“Scientific Repor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