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icrobiology:真菌有望用于生产石油

美国Montana大学的的研究人员在巴塔哥尼亚北部发现了一种树木,在常态下,它们身上的微生真菌会释放出气体。在缺氧情况下,就逸出一系列易挥发的碳水分子,这些碳水分子通常只会在石油里发现。这些微生物以纤维素为食。那些苦苦寻找生产农业碳氢燃料又不想占用粮食作物的企业,将会对这项发现感兴趣。 我们总是需要比自己小的人。美国Montana大学的Gary Strobel的发现再次证明了这点。

2012-11-18

:揭示通常无害的白色念珠菌变成致病性真菌的分子途径

酵母中热诱导型Hsp90蛋白的各个结构域的结构图。顶端是二聚体Hsp90的晶体结构,结合到二聚体上的ATP分子用空间填充球表示。底部是酵母Hsp90蛋白的一维序列。NTD=N端结构域(红色),MD=中间结构域(绿色),CTD=C端结构域(蓝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18

PNAS:白鼻综合征背后的真菌可能是来自欧洲的入侵者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noculation of bats with European Geomyces destructans supports the novel pathogen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white-nose syndrome,”,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白鼻综合征背后的真菌可能是来自欧洲的入侵者。

2012-11-18

Ann Bot-london:昆明植物所AM真菌和根寄生植物的直接互作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寄生植物和丛枝菌根(AM)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两者均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关于这两类生物有过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多数情况下仅关注两者之一。 近期研究显示,AM真菌在宿主植物根部定殖的过程和根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的侵染过程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调控途径,两种生物过程有诸多相似之处。此外,逐步增多的研究表明,寄主植物根部的AM真菌定殖水平对寄生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2012-11-18

Nat Commun:真菌基因组揭示了水稻感染的遗传基础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使水稻患假黑粉病(稻曲病)的一种真菌的基因组序列草图。这项研究识别出了在这种真菌的致病潜力中可能起一定作用的基因,让我们对有可能作为疾病控制目标的感染机制有所认识。

2014-05-20

J Gen Physiol:科学家揭示芋螺毒素抑制机体疼痛的分子机制

海洋锥形蜗牛产生的毒液常用于捕杀猎物,毒液中含有芋螺毒素类的肽类,其中有些芋螺毒素可以在哺乳动物中作为止痛药来使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名为Vc1.1的芋螺毒素抑制疼痛的机制。

2014-05-19

Infect & Immun:细菌-真菌联合作用或促使儿童患早发性儿童龋齿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龋齿的原因:一种细菌和真菌互相“合作”引发了早发性儿童龋。

2014-03-17

报告称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可抑制肿瘤

中国武警后勤学院日前发布“野生药用真菌与紫杉醇比对实验报告”。报告称,实验发现:以常规化疗药物“紫杉醇”为参照,紫杉醇对于宫颈癌的肿瘤细胞抑制率为79.69%,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的抑制率可达72.94%,野生药

2014-03-28

Phytoaxa:昆明植物所发表东亚真菌一新属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组描述发表了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一新属。

2014-03-19

Chem Commun:有效合成全长动物毒素蛋白Mambalgin-1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田长麟研究组和合肥工业大学李宜民研究组合作应用酰肼化学连接法有效合成了全长的动物毒素蛋白Mambalgin-1,并用液体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三维溶液结构解析,用电生理的方法验证了其对人源ASIC1a通道的抑制作用。

2014-03-19